-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诊断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O1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对此组高危人群,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不难明确诊断。B型超声和CT扫描检查对了解腹部肿块和肿大淋巴结,发现肝内有无转移等均有帮助。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60肠的结肠癌病人高于正常,但特异性不高。用于术后判断预后和复发,有一定帮助。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血清CA19-9阳性的临界值为37kU/L。1、胰腺癌患者85%-95%为阳性。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2、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和胃癌的阳性率也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3、良性疾患时如胰腺炎和黄疸,CA19-9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kU/L,必须加以鉴别。CEA,CA19-9和CA72-4的意义是被评估的为疾病再现的早检测,根据例行数据的回顾展评估在有colorectal癌病人。他们并且考虑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的依赖性在小组的定义患者,没有疾病的证据(NED)并且与疾病(雷达数据)再现。*******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肠结核,结肠息肉,血吸虫性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1、结肠良性肿物: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无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2、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cm。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进一步确诊。3、结肠痉挛: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为可复性。4、阑尾脓肿:有腹部包块,但X线检查包块位于盲肠外,病人有阑尾炎病史。**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须包括癌肿所在肠拌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结直肠癌的预后年龄:年龄小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分化较差的粘液腺癌较多。肿瘤部位:不少研究发现结肠癌的预后比直肠癌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Dukes’C期病人中结肠癌预后明显优于直肠癌。直肠癌的预后也与病灶位置关系密切。肿瘤临床表现:肿瘤直径、肿瘤的浸润固定、外侵均可影响预后。临床分期:病期晚则预后差。经根治手术治疗后,DukesA期,5年生存率可达80%,B期65%,C期30%*大肠癌预防与早发现关注大肠癌:迅速上位的癌症病因与症状:大肠中了自身毒高危与预防:轻松大便多纤维筛查与诊断:粪便隐血+肠镜治疗与康复:规范科学关键早*病因高危人群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病理与分型Dukes分期TNM分期播散途径直接浸润种植转移淋巴转移血运转移临床表现总结治疗手术综合治疗*END结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课将重点介绍我国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结肠癌。顾名思义,结肠癌就是结肠发生的恶性肿瘤,***《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大肠癌时从细胞向癌变演进,从腺瘤一癌序列约经历10^-15年,在此癌变过程中,遗传突变包括癌基因激活(Kras,c-myc,EGFR)、抑癌基因失活(APC,DCC,P53)、错配修复基因突变(HMSHI,HLHl,PMSl,PMS2,GTBP)及基因过度表达(COX-2、CD44v)。APC基因失活致杂合性缺失,APC/B-catenin通路启动促成腺瘤进程;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致基因不稳定,可出现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hereditorynon-polyposiscoloncancer,HNPCC)综合征。从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图40-13)以及相应的染色体改变。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存在的分子事件基因表达亦渐被认识,从中明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细胞遗传性疾病。在此癌变过程中,遗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