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江西省2025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江西卷)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Deepseek横空出世,豆包、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接①_而至,很多文字从业者受到冲击,但是那些优质的原创作者依旧_②_;Sora即便威胁影视工作者,但是无法淘汰那些有无限创意的人。所以与一般人和智能机器人相比,未来你最大的优势应在于:如果你是编剧,要能写出构思更为巧妙的剧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要更有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保姆,要更有情趣更懂生活……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shèn锺 B.zàn踵 C.zhàn踵 D.sèn踵

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比拟 B.无可替代 C.无所适从 D.无与伦比

(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3-5小题。

美食,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味蕾的享受。古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往往会联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季节的变化、____、______,_____。美食成为一种媒介,连接着人们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更体现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诗意。宋代文人苏东坡的作品中,不乏对食物的描写,但更多的是通过食物勾起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美食在这里,成为串联历史与现实()。个体与宇宙的纽带。

3.(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仅是文化的享受,更是味蕾的传承。

B.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

C.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还要做好文化的传承。

D.不仅仅是味蕾的感受,更是文化的继承。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的起伏、亲情的珍贵、友情的温暖,甚至是国家的兴衰荣辱。

B.亲情的珍贵、人生的起伏、友情的温暖,甚至是国家的兴衰荣辱。

C.国家的兴衰荣辱、亲情的珍贵、友情的温暖,甚至是人生的起伏。

D.人生的起伏、亲情的珍贵、国家的兴衰荣辱,甚至是友情的温暖。

6.(2分)小明的同学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一幅自己的绘画作品,但评论区有人用缩写“yysy,这画也就一般”发表看法。小明认为这样的评论对他的同学不公平,他应该如何回应这些评价?请选出回答最好的一项()。

A.非常感谢您的评价,我的朋友做这幅画花了很多心思。他想要的是您具体的建议,您可以说说他哪里需要改进吗?

B.说“也就一般”的人自己又能画出什么好东西!

C.如果觉得不好,可以不用评论,没必要泼冷水。

D.“yysy”有一说一,确实像小学生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①。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②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释】①铜钲:古代乐器,形似铃铛。②西崎yān:这里泛指山。

7.(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巧借“东风”为“我”的出行吹散阴云,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颔联从形、声的角度,运用比喻修辞描写晴云、初日,形象生动。

C.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静景清新秀丽,动景活泼自在。

D.尾联由前面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劳动生活的想象。

8.(2分)后人评价此诗“‘最乐’者应是东坡”,试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之“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彭时,字纯道,江西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令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①,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②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

文档评论(0)

zor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冲冲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