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AMI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1.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为溶栓治疗前常规用药。无禁忌证者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性阿司匹林,一般首次剂量达到150~300mg,每天1次,3天后,75~150mg每天。*药物治疗:2.解除疼痛:①哌替啶50~100mg肌注或吗啡2~4mg静注,必要时5~10分钟可重复使用,从而减轻病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濒死感。用药期间注意防止呼吸功能抑制和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②硝酸甘油0.3mg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舌下含服或静滴,注意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再灌注心肌疗法能有效解除疼痛。*药物治疗3.再灌注心肌血管开通时间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积极的治疗措施是起病3~6小时(最多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对梗死后心肌重塑有利,改善预后。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均支持及时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性。将病人从非PCI医院转运到PCI医院的时间延迟不超过120分钟,理想时间是在90分钟内。(1)急诊PCI:有条件的医院对具备适应证的病人应尽快实施直接PCI,多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溶栓疗法:无条件施行介入治疗或延误再灌注时机者,若无禁忌应立即(接诊后30分钟内)予以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完全灌注率高,获益最大。年龄≥75岁者应首选PCI,选择溶栓治疗时应慎重,并酌情减少溶栓药物剂量。*药物治疗:1)适应证:①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高,或病史示AMI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病人年龄75岁;②sT段显著抬高的AMI病人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③STEMI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如有进性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拍高的病人可考虑。*药物治疗:2)禁忌证:①出血性脑卒中病史,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血管事件:②近期(2~4周)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外科大手术、创伤史,包括脑外伤、创伤性心肺复苏或较长时间(10分钟)的心肺复苏,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穿刺;③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或有慢性重度高血压病史;④疑有主动脉夹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颅内肿瘤或畸形;⑤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肿瘤等。*药物治疗:3)溶栓药物:常用药物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它们能激活血栓中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①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链激酶和尿激酶。用法:链激酶150万U静滴,30~60分钟内滴完。尿激酶150万-200万U,30分钟内静滴。②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最常用的为人黑色素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对全身纤溶活性影响较小,无抗原性;其半衰期短,需要同时联合使用肝素,防止再闭塞。(3)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者,宜争取6-8小时内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4.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发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注,每5~10分钟重复1次,至期前收缩消失或总量达300mg,如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者可用胺碘酮。*药物治疗:(2)发生心室颤动或持续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时,尽快采用电除颤或同步直流电复律;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药物疗效不满意时应及早同步直流电复律。(3)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0.5~lmg肌注或静注。(4)第二度或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宜用临时心脏起搏器。(5)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时,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护理诊断及措施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1)休息: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卧床休息及有效睡眠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以取得合作。(2)饮食: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提倡少量多餐。(3)给氧:鼻导管给氧,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护理诊断及措施(4)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给予酯类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5)溶栓治疗的配合与护理:1)协助评估病人是否有溶栓禁忌证。2)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护理诊断及措施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