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嘉义市直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2024年9月嘉义市直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9月嘉义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教育部下发关于高考加分项目“瘦身”的通知,你怎么看?

【答案】:教育部下发关于高考加分项目“瘦身”的通知,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且十分必要的举措。从教育公平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有力地保障了公平。过往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存在不规范现象,甚至沦为某些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破坏了高考的公平公正环境。如今“瘦身”,能让高考竞争回到实力比拼的正轨,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在教育引导方面,它促使学生健康发展。以往一些加分项目可能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功利性追求,忽视了自身全面素养提升。现在取消不合理加分,能引导学生专注学业,培养真才实学,注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社会影响来看,它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公平性备受社会关注。规范加分项目,能增强民众对高考制度的信任,维护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解析】教育部等部门此次清理、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力度大、要求严、亮点多,让人不由得为之叫好。这是对多年来社会呼吁的诚恳回应,体现了有关部门提振高考公信力、维护教育公平的决心。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了激励素质教育,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即高考分数并不能充分反映一名考生的综合素质或特长,所以要用加分政策予以弥补。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考加分的效果与初衷南辕北辙,概括起来有“三宗罪”:一是导致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各种丑闻层出不穷,各种神通花样翻新。不仅更高层次的公平如同镜花水月,连“唯分数论英雄”的低层次公平都遭到破坏,严重损害了高考公信力。二是高考加分反而强化了应试教育——当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只是为了获得高考加分,它就会异化为更加疯狂的应试教育,增加了学生和学校的负担。比如奥赛,本应是少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当它与高考加分相挂钩,就变成了难学的功课,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三是高考加分对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学生不公平——他们没条件、没机会学习各种特长,很难获得加分,在高考中自然拼不过城里学生,致使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名校中农村生源比例畸低。高考加分涉及各种利益纠葛,清理、规范并不是容易之事,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让人欣慰的是,这次教育部等部门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甚至不惜“一刀切”。细读《通知》,至少有三个亮点:一是将全国性加分项目减至最少,除省级优秀学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5类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外,其他加分项目一律取消。二是对地方性加分项目作出严格要求,除了明确取消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外,对于其他加分项目,规定只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在本省招生,大大降低了加分的实际价值,使其成为鸡肋。三是对加分分值作出明确限定,2016年1月6日之前已经取得各种奖项、称号的学生,能否获得高考加分由各省决定,但加分分值不得超过5分。可以看出,这次对高考加分的清理是比较干净彻底的,只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就很难获得生存空间。而严格执行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加强信息公开,接受民众和舆论的监督;二是加强责任追究,对违规者决不姑息迁就,让弄虚作假的成本远高于收益。高考公平事关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关乎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少一点加分项目,就会多一点高考公平。同时应该看到,许多事实证明,高考很残酷!但是,我们的高考不是“炼狱”,升入大学也并非就进入了天堂,高考不过是一场考试,大学只不过是人生的一处驿站,也并非通往罗马的必经之路。成功之路条万千,在制度寻求改革完善的进程之中,每个个体找到自己的道路才是至关重要的。

2、有人说:“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没有真理。”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案】:(1)这句话是对当前“权力过于集中于一把手,其次是二把手”这一现象的形象比喻。在目前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这种现象可能还严重存在。(2)这种说法总体上是错误的,真理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不在职务大小、位置高低,而在于谁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如果按这种说法去做,只能导致单位,特别是领导班子内部气氛压抑、缺乏生机,出现主要负责人专横跋扈、决策失误甚至腐败等现象。这是与民主集中制的要求相背离的。(3)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说法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地位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说话的分量也是不可能一样的,必然要有主有次,注意维护一把手的权威。这是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的一个基本要求。如果领导班子成员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这个单位必然是一盘散沙。(4)这句话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在法治深人人心,人治即将成为历史的今天,如何防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q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