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2023年度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常考点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根据文章,仿照画线句①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写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古典诗词,你可以品味诗人们的思想情感,继而有所思,有所悟。①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叫寄情山水;②________,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③________,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A.②读李白、白居易;③读李清照,陆游

B.②读李白、白居易;③读陆游、苏轼

C.②读杜甫、白居易;③读陆游、辛弃疾

D.②读杜甫、杜牧;③读苏轼、辛弃疾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人作品风格及情感的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诗作常体现忧民之情。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则充分彰显爱国情怀。A选项李白、白居易并非以忧民情结著称;B选项李白不以忧民为主,苏轼也并非主要体现爱国情怀;D选项杜牧作品风格与忧民、爱国关联不大。综上,答案选C。

2、古龙小说《圆月弯刀》中的青青的那柄魔刀上刻着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请问这是哪个诗人的哪首诗?()

A.陆游《游山西村》

B.苏轼《新城道中》

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D.陆游《书愤》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古诗的了解。在古代诗词中,“小楼一夜听春雨”这句诗出自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A选项《游山西村》、B选项《新城道中》、D选项《书愤》中均未包含此句。所以答案选C。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王”“拳打镇关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故事都极为精彩。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昆虫记》是一部十卷本科普巨著,体现了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D.《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简·爱为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A选项中“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中的情节,不是《西游记》的。B选项准确介绍了《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主要内容。C选项说明了《昆虫记》的特点。D选项对《简·爱》的概括也正确。所以应选A选项。

4、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最连贯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④引出90年代中国的背景,②紧承其后指出文化领域有不同景观。①⑤分别阐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情况。③提出问题,⑥给出原因。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D选项语序最连贯。先有背景介绍,再描述现象,接着提出疑问,最后解释原因。

5、下列对《登高》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选取天、风、沙、渚、猿啸、鸟飞等多个意象,描写秋日登高见闻。

B.颔联“萧萧”“滚滚”描摹形象,“无边”“不尽”时空交融,境界阔远。

C.颈联触景生情,抒写诗人虽漂泊他乡、老病孤苦仍不失豪迈慷慨之情。

D.尾联承接五六两句,诗人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忧世伤时,悲愁难以排遣。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古诗《登高》的理解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抒发的是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哀,而非豪迈慷慨之情。A选项准确描述了首联的意象和见闻;B选项对颔联的描摹和境界分析恰当;D选项对尾联诗人情感的解读也正确。综合来看,C选项对颈联诗人情感的理解不恰当。

6、下列句中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长髯(rǎn)覆盖了他的两颊,他穿着锃(chéng)亮的皮鞋,来回踱着方步。

B.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bó)船。

C.人类并非生而就和平和自信。还在襁(qiǎng)褓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8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