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务员行测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9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
1、[单选题]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龚自珍
B.洪仁讦
C.李鸿章
D.严复
答案:C
解析:该题核心考查晚清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人物。冯桂芬主张以传统伦理纲常为根基,吸收西方技术强化国力,这一思想成为洋务运动纲领。李鸿章作为洋务派核心人物,其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实践路径与冯氏主张完全契合,均强调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引进西方科技,故正确选项为C。其他人物或属改良派(严复)、农民政权改革派(洪仁玕)或不涉西学(龚自珍),均未体现中体西用双重特征。
2、[单选题]该企业收入与支出相比差距大于30万的有几个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答案:A
解析:通过对比每个月的支出数据,发现9月份的支出为72万元,与其他月份相比差距最大,超过30万元。因此,支出相比差距大于30万的月份有1个月。
3、[单选题]警言:谎言:()相当于():中药:治疗
A.语言--西药
B.交流--仪器
C.誓言--农药
D.欺骗--毒药
答案:D
解析:警言与谎言同属于言语的范畴,是并列的关系,谎言被用来欺骗别人;毒药和中药之间也是并列的关系,中药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注意B项,仪器和中药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本题答案为D。
4、[单选题]①它联结着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水域,被称为“五海之地”
②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西亚,把我国的锦缎运到古罗马
③西亚处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结地区
④西亚是欧洲同广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间的纽带
⑤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通过西亚来回于北京和威尼斯之间
⑥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⑥④②⑤
B.④①③⑥⑤②
C.③⑥②⑤④①
D.③①④⑥②⑤
答案:D
解析:该题考察句群逻辑顺序与上下文衔接。材料出自地理与历史结合的说明性文本。首句③总述西亚地理位置,①紧接说明其水域连接,构成“五海之地”。④由地理过渡到区域纽带作用,⑥强调历史地位,②⑤以丝绸之路和马可·波罗实例印证。选项D的③①④⑥②⑤符合“总-分-例证”结构,段落由地理特征到历史功能递进,例证按时间排列,逻辑连贯。其他选项存在位置颠倒(如⑥过早出现)、实例顺序错乱或总起不恰当等问题。
5、[单选题]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降水丰富,但也有旱灾,其主要是()。
A.春旱
B.伏旱
C.秋旱
D.冬旱
答案:B
解析:B项,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
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民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有()。
A.甲、乙两公司之间发生的买卖合同纠纷
B.王某与其弟弟之间因继承发生的纠纷
C.何某与其所供职的公司之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D.李某与某派出所因罚款数额发生的纠纷
答案:D
解析: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项错误,李某与某派出所之间并非平等的主体,派出所与李某因罚款数额发生的纠纷属于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7、[单选题]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恶性事件发生后,如果不报道会给谣言留下传播的广阔空间,并有可能引发极具破坏力的群体事件,但报道了又有可能产生某些公众舆论所言的“诱导”作用。但决不应因报道可能产生负效应,就否定信息公开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事实上,“富士康”等事件经媒体披露,唤起了相关单位和有关部门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等方面的高度重视。
这段文字意在()。
A.表明谣言可能引发极具破坏力的群体事件
B.强调媒体的报道可能产生负效应
C.肯定信息公开对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D.反驳报道“诱导”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答案:C
解析: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乌兰察布市公务员行测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3吉林省公务员行测真题【A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1年思茅市公务员行测真题【重点】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度收银审核员检测卷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docx
- 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行测附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2021大同市公务员行测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2年温州市公务员行测(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2呼和浩特市公务员行测含答案详解【培优】.docx
- 2021年阿里地区公务员行测真题【培优A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考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