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彩蛋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2025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彩蛋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彩蛋押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任末负笈从师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

【注释】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与“谓之行尸走肉耳”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依林木之下

B.怅恨久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辍耕之垄上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之”字的用法。“谓之行尸走肉耳”中的“之”是代词。A选项“或依林木之下”的“之”是“的”;B选项“怅恨久之”的“之”是助词,无实义;C选项“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之”是代词,与题干相同;D选项“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去、往”。综上,答案选C。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D.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之情。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D选项中“觉醒年代”是电视剧名称,应加书名号。A选项列举传说,标点使用正确。B选项陈述事实,标点无误。C选项表述清晰,标点恰当。综上,要准确判断标点使用,需熟知各类标点的用法和适用场景。

3、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用字现象。A选项“蒙故业,因遗策”中没有通假字。B选项“景”通“影”,C选项“从”通“纵”,D选项“有”通“又”。所以答案选A。

4、下列文史、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给皇帝上的奏章,也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陈情表》属于第二种意义。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另一说“311篇”,包含了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又称“诗三百”。

D.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即兰渚之亭。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文史、文化常识。B选项错误,《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非编年体通史。A选项对“表”的解释正确;C选项对《诗经》的介绍无误;D选项关于王羲之的表述也准确。综上,答案选B。

5、典故“名落孙山”的“孙山”指的是谁?()

A.落榜人的名字

B.中榜人的名字

C.大山的名字

D.主考官的名字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落孙山”典故的了解。在古代科举中,“孙山”是中榜的最后一名。通常说“名落孙山”,就是指考试未被录取。这里A选项落榜人的名字不符合;C选项大山的名字明显错误;D选项主考官的名字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B,“孙山”指的是中榜人的名字。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