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省属虚拟市公务员行测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9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
1、[单选题]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
A.氮氧化合物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氟利昂
答案:B
解析:B项,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等。
2、[单选题]空调:冰箱:制冷系统()
A.汽车:公交车:发动机、
B.导弹:火箭:发射系统
C.电脑:手机:芯片
D.电灯:电热毯:保险丝
答案:C
解析:空调和冰箱都有制冷系统,且是关键元件;电脑和手机都有芯片。A项公交车是汽车的一种:B项导弹本身没有发射系统;D项显然不符合。
3、[单选题]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极震区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动
B.山区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答案:C
解析:文中明确指出“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原文第三段)。选项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与此一致。选项A将原文“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改为“必定”,过于绝对。选项B将“常造成掩埋村镇”改为“就会”,表述错误。选项D中“山下”与原文“上游形成地震湖”不符。
4、[单选题]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
A.思考在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作用非常重大
B.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C.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答案:A
解析:孔子和毛泽东的话都强调了思考对于认识的重要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实践的基础上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还要开动脑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对感性材料进行这样的加工是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此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本题选A。
5、[单选题]世间的事物很少能比大学更美。在这里,憎恨无知的人奋力求知,()真理的人传授真理,在青年们长知识的年华里,大学给予他们远大目标和共同生活的规范,给予他们渴望得到的亲密友情,让青年人永无止境地对永恒的主题()。没有这些,青春便只是耗费时光。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晓言无不尽
B.谙悉各抒己见
C.敬畏上下求索
D.掌握高谈阔论
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句意可知,只有洞悉真理的人才能传授真理,“敬畏”明显不恰当,由此排除C。第二空中,“高谈论阔”多含贬义,与此处的感情色彩不相符,由此排除D。“言无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