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24~2025学年(下)初二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今年端午节划龙舟时,小华发现划龙舟的船桨改成了轻盈的碳纤维材料,主要原因可能是
A.导热好 B.可导电 C.密度小 D.耐高温
2.如图,小明用鸡蛋壳制作的“不倒翁”玩具,被扳倒后会自动重新立起来。“不倒翁”在摆动过程中
A.运动状态不变 B.重力方向改变
C.重力大小改变 D.支持力作用点改变
3.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用品中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是
A.钢笔吸墨水 B.高压锅煮饭
C.钉书机钉纸 D.热气球升空
4.如图所示,学习压强时,同学们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发现按笔尖的手指较疼,在铅笔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
B.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如图所示是关于机械功的部分知识网络建构图,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理解正确的是
A.①比值③快慢
B.②乘积④快慢
C.①乘积④多少
D.②比值③多少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1页(共8页)
6.如图,测量两种物质密度时,共测了三组数据,并揣点在m-V坐标系中,根据图像可知
A.B、C两点对应的是同种物质
B.C的密度为2g/cm3
C.A点对应的物质,质量为4×10
D.A、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
7.如图所示,用气球、夹子、吸管和胶带制成“喷气火箭”:把封口的夹子松开后,气球在轨道上从起点A向右冲出,最后停在B点。气球在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
A.一直做加速运动
B.先加速后减速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先减速后加速
8.如图是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情景,钩码静止时,图甲与图乙中橡皮筋下端到达同一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F?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去掉力F?后,橡皮筋会缩短
C.力F的大小等于F?与F?的大小之差
D.滑轮的作用是改变施力的方向
9.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将钩码换成质量不同的其他物体
B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小卡片质量和钩码质量相等
C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支撑面由海绵换成木板
D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将物块逐渐浸入液体直到浸没
1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发现两次实验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计是连通器
B.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无关
C.甲烧杯中探头所处位置的液体压强比乙的大
D.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2页(共8页)
11.某同学进行羽毛球挑球训练时,老师用频闪相机(闪频间隔为0.5s)拍摄其击球后羽毛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羽毛球质量为5g,长度为7.5cm,则羽毛球在各时间间隔内重力平均功率的最大值约为
A.0.01W B.0.03W
C.0.05W D.0.07W
12.如图,硬杆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另一端连着自制的探头,探头上方蒙有橡皮膜。现向容器中注水,已知水浸没探头时,杆仍对探头有力的作用。下列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探头所受浮力F浮、硬杆对探头作用力F?随容器中水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3.(4分)2025年,“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迅速出圈,成为顶流。比赛中,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用力顶球,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如图,运动员踢出一个“香蕉球”,此时足球▲侧空气流速大,同时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和▲有关。
14.(3分)重力为800N的货物在吊车钢索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钢索在1s时的拉力为F?,则,F1=?N;;在3s、5s时的拉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