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构造大要旁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歇山

xiēshān

歇山式建筑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建筑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建筑

形式。

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玲珑精巧,气势非凡,它既有庑殿建筑

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的风格。无论帝王宫阙、府邸、城垣敌楼、坛壝

寺庙、古典园林及商埠铺面等各类建筑,都大量采用歇山这种建筑形式,就连古今最

有名的复合式建筑,诸如黄鹤楼、滕王阁、故宫角楼等,也都是以歇山为主要形式组

合而成的,足见歇山建筑在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在外部形象看,歇山建筑是庑殿(或四角攒尖)建筑与悬山建筑的有机结合,仿

佛一座悬山屋顶歇栖在一座庑殿顶上。因之,它兼有悬山和庑殿建筑的某些特征。如

果以建筑物的下金檩为界将屋面分为上下两段,那么上段具有悬山式建筑形象和特

征,如屋面分为前后两坡,梢间檩子向山面挑出,檩木外端安装博缝板等;下段则有

庑殿建筑的形象和特征。无论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大屋

脊歇山、卷棚歇山,都具有这些基本特征。

尽管歇山式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征,但对构成这种外形的构架却有许多

特殊的处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种构造形式。这些不同的构造与建筑物自身的柱网分

布有直接关系,也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及檩架分配有一定关系。

【歇山顶】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

筑上。它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qiàng)脊(即垂脊下

端处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或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俗称“山花”)组成,

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具体的结构是,在两山用承托山面和椽枋,屋

顶下部形成一至二椽深的四坡面屋顶。屋顶上部为前后两坡,两坡相接处安正脊,两

坡左右各砌垂脊,下端四角砌戗脊,共九脊。故又有“九脊殿”之称。在宋代又称“

或“厦两头造”,清代方称“歇山”,它的出现要晚于庑殿及悬山,目前普遍认为其属于

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歇山顶是庑殿顶与

硬山顶相结合的一种屋顶形式,在我国,其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在东亚其他

地区亦有流传,韩国时代的景福宫正殿勤政殿用的即是歇山;歇山顶在称为

入母屋造。形象资料始见于汉代明器、北朝石窟壁画等。后才推广使用,成为建

筑屋顶的传统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两歇山顶垂直相交呈十字脊形式,这种建造形式

较罕见,如四隅角楼,是很好的实例。

文档评论(0)

137****20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