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冬病夏治温阳补益祛寒扶正提补正气科普课件PPT.pptxVIP

三伏天养生冬病夏治温阳补益祛寒扶正提补正气科普课件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伏天养生

利用夏季阳气和温热药物的温阳补益祛寒作用,提补人体正气扶正祛寒。

什么是三伏贴

适用疾病

穴位选择

药物选择

CONTENT

目录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的作用机理

利用夏季阳气和温热药物的温阳补益祛寒作用,提补人体正气扶正祛寒,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缓解和控制疾病。

三伏贴

温热药物

提补下气

夏季阳气

控制疾病

调节阴阳

三伏贴有哪些特色优势

三伏贴

传统疗法、副作用少

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老少咸宜、易于接受

三伏贴相关理论

清·张志聪: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素问·四气调神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三伏贴实践与运用

清·张璐《张氏医通》:“采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麝香,生姜汁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疗冷哮。

三伏贴相关理论

张氏医通

此法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掘用于防治冬季易发和加重的疾病;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几十万患者接受本法治疗。

防治疾病

适用疾病

三伏贴适用范围

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风湿类关节炎及胃肠道疾病)。

三伏贴适用范围

三伏贴适用范围

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肺气肿。

阳虚型

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咽喉炎。

特异性

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嗽、慢支、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遗尿。脾胃类∶慢性虚寒性胃肠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等。

小儿类

腰腿冷痛、四肢冷麻、颈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

关节类

穴位选择

三伏贴常用穴位

大椎、肺俞、风门、肾俞、定喘、膏肓、脾俞。

呼吸系统疾病

中院、天枢至、至阳、命门、胃俞、脾俞、气海、足三里。

慢性肠胃病

三伏贴常用穴位

风湿骨痛疾病

肝俞、肾俞、悬钟。

肩痛--肩髃、臂膈、肩贞、肩前、阿是。

肘痛--曲池、手三里、臂膈、阿是。

肝俞、肾俞、悬钟。

腰痛--肾俞、腰阳关、大肠俞、阿是。

膝痛--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阴陵泉、血海。

药物选择

三伏贴基础方

生白芥子2,生甘遂1,细辛1,元胡2。

清·张璐《张氏医通》核心药物组:

三伏贴基础方加减举例

具体内容见纸质版

疾病

加减变化

哮喘基础方

基础方:生白芥子2生甘遂1细辛1元胡2

哮喘慢方

基础方+生姜丁香

反复性感冒

基础方+肉桂或吴茱萸

过敏性鼻炎

基础方+白芷

三伏贴药物及溶媒

溶媒

开窍透皮、促溶促透。

药物

辛香走窜、峻猛拔毒。

2025年三伏时间表

夏季农历的三伏期间,传统为每伏的第一天开始,目前为每伏的任何一天均可。

贴敷时间

7月20日~7月29日为头伏10天

7月30日~8月08日为中伏10天

8月09日~8月18日为末伏10天

穴位贴敷一般以晴天的10:00~17:00为佳。

不同年龄患者穴贴参考时间表

年龄(岁)

时间(h)

2-3

3-6

6-10

10-14

14-16

16-18

18岁以上

1-1.5

1.5-2

2-2.5

2.5-3

3-3.5

3.5-4

6.0

体虚感冒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举例

表虚易受外界温差变化影响;主要表现流清鼻涕,打喷嚏,或有阳明头痛。

症状特征

贴敷

1、常宇编著的《脐疗》收载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脐疗方法。取白芥子、细辛、甘遂、千姜、麻黄、苍耳子、辛夷各适量粉末,用姜汁调成糊状用时取2克药糊,放在消肿止痛贴膏上,贴于脐周的穴位上,贴敷24小时后取下,10天贴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

2、白芥子50细辛20甘遂20延胡索10,打粉,生姜汁调和为饼(放少许麝香)时间∶夏季初伏,取药膏百劳肺渝膏肓6~8小时中伏:大椎风门脾渝末伏肺渝肾俞。

常见贴敷用药(中医)

过敏性鼻炎

细辛1.5g荆芥3g白芥子3g白芷3g苍耳子3g辛夷花1.5g将药研粉用姜汁调贴大椎、肺俞。

白芥子25,延胡索25.鹅不食草20,细辛15,甘遂15,每取3克左右,姜汁调和,再滴2滴麝香风湿油,贴敷定喘,肺俞。

黄芪3白术1防风1苍术1,每晚一次,5天一疗程。

注意事项

皮肤刺激性

三伏贴敷方法注意事项

方法:75%酒精皮肤消毒(脱脂)粘贴穴贴。

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

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贴敷,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

注意事项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敷贴期间多饮水,忌剧烈运动,防药物掉落。

敷贴期间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清淡,忌食虾蟹海鲜及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敷贴期间如出现其他反应,可电话咨询或来诊所处理。

敷药处皮肤若出现瘙痒或红色丘疱疹,局部起小水泡,一般

文档评论(0)

紫色小番茄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普知识,健康养生,宣传培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