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练习

一、单选题

1.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在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发生在

A.四一二政变后

B.七一五政变前

C.东北易帜后

D.西安事变后

2.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他创建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川陕革命根据地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代表主要来自各个

A.边区 B.解放区 C.抗日根据地 D.农村革命根据地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5.“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国民革命失败

C.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6.??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

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

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7.下图创作于1935年。图画中,一位红军战士正在树立旗帜,旗帜的两边分立着身穿彝族服装的彝族战士。对该图画解读合理的是(???)

红军彝族游击队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中共在敌后战场艰苦抗战

C.长征传播了革命的种子 D.国民革命运动正蓬勃开展

8.给如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第11课北伐战争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9.1930年2月,毛泽东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红五军六军两军委联席会议,该会议即著名的二七会议,强调平分土地是当务之急。会上,毛泽东做了一要“分”、二要“快”的两个字的结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革命根据地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D.发展农村的经济

10.《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B.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C.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D.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11.1934年10月23日,香港《工商日报》载:“查朱、毛、彭德怀各匪首,自决定放弃老巢,于昨18日即分别率其匪军,向南路军各地防线突围。”此报道

A.表明国民政府已获广大群众支持 B.反映了朱毛军事指挥的失误

C.说明红军内部出现方针路线的分歧 D.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失利

12.近代以来中国的工矿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全面抗战爆发后,大量工矿企业由沿海迁往湖南、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仅1937年7月至1940年底,各类内迁工厂就有448家,到1941年底据国民政府财经部报告,由沿海成功内迁的企业共452家,物资达79000余吨,技术工人13000余人。抗战时期沿海工业内迁(???)

A.使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 B.促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C.使我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13.《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错误

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4.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A.策应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B.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

C.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

15.如表所示为1928年和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部分商品的进口税率。由此可知,当时的关税改革(???)

年份

竞争性进口商品总税率

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进口平均税率

1928

4.1%

5.5%

1934

28.9%

15.7%

A.源于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 B.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