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2.以下是古代东方各文明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成就,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A.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罗摩衍那》

B.古代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太阳历

C.古代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发现“0”

D.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象形文字

(★★★)3.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4.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A.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

D.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

(★★)6.将湖中捞起的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袄,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中获得7次收成。这种农业耕种方式的发明者是

A.玛雅人

B.班图人

C.阿兹特克人

D.突厥人

(★★★★)7.日本曾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挑选中国文化中适合自己的某些内容。后来,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下列与此材料观点相符的是日本

①推行“大化改新”②建立幕府统治③形成武士集团④进行“明治维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区的封建主

③市民阶层逐渐成为重要力量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事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10.如表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进口货物

占总货物的价值比(%)

1664—1670

1731—1740年

胡椒

20.1

4.3

茶叶

0.02

9.26

咖啡

0.63

5.35

棉纺织品

62.59

65.35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11.截至1550年,从新世界运到塞维利亚(西班牙)的黄金多达66.4吨(相当于708.5吨白银)。与此同时欧洲中部的银矿和铜矿也兴旺了起来,在16世纪40-50年代达到了最高点。这一现象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大西洋沿岸变成了新的商业中心

B.成为哥伦布远航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