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玄奘西行:17年取经路如何改变中国佛教史
1
公元629年,长安城西的晨光中,一位年轻僧人混在灾民队伍里悄然出城。他身披破旧袈
裟,行囊中仅装着简单的衣物和干粮,却怀揣着一个宏大的愿望——前往佛教发源地天竺,
求取真经。这位僧人,便是日后名垂青史的玄奘法师。谁也未曾料到,这场看似平凡的启程,
竟开启了一段长达17年的传奇之旅,更在不经意间,彻底改写了中国佛教史的发展轨迹。
西行背景:混乱与渴望交织
在玄奘所处的初唐时期,中国佛教虽已传播数百年,但教义阐释却陷入混乱。当时的佛教经
典,多由不同译者、在不同时期翻译而来,版本众多且内容矛盾。各派僧人各执一词,对佛法
的理解和解释大相径庭,宗派之间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以“法相宗”和“三论宗”为例,二者对
于“空”“有”的理解分歧严重,信徒们在不同的教义阐释中感到困惑,佛教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受
到挑战。这种混乱局面不仅影响了佛教自身的发展,也让信徒们难以找到修行的正确方向。
与此同时,玄奘在学习佛教经典的过程中,对这种混乱局面感受尤为深刻。他曾在长安、成都
等地游历求学,拜访诸多高僧大德,钻研各类经论。然而,越是深入学习,他心中的疑惑就越
多。面对众多矛盾的教义,玄奘迫切希望能寻找到最原始、最准确的佛教经典,以正本清源,
解开心中的困惑。这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成为了玄奘西行取经的强大动力。
西行之路:艰难与执着并存
玄奘的西行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从长安出发后,他首先要穿越广袤无垠的沙漠。莫贺延
碛,这片被称为“八百里流沙”的死亡之地,是玄奘西行的第一道难关。沙漠中,狂风裹挟着
黄沙,遮天蔽日,白天酷热难耐,夜晚又寒冷刺骨。玄奘孤身一人,仅靠一匹老马引路,在沙
漠中艰难前行。水源断绝时,他曾因误饮咸水而腹痛难忍,险些丧命。但即使在如此绝境中,
玄奘依然没有动摇西行的决心,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最终走出了这片沙漠。
穿越沙漠后,玄奘又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山峰终年积雪,道路崎
岖险峻,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玄奘遭遇了暴风雪,随行的僧人
大多不幸遇难,而他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玄
奘终于抵达了天竺。
在天竺,玄奘先后游历了众多佛教圣地,在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潜心学习佛法。那烂陀寺
是当时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汇聚了众多高僧大德。玄奘在寺中刻苦钻研,学习了包括因明
学、中观学、唯识学等在内的诸多佛教经典和学说。他不仅深入学习理论知识,还积极参与学
术辩论,与天竺各地的高僧进行交流。在曲女城举行的无遮大会上,玄奘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
妙的辩论,折服了在场的数千僧众,声名远扬天竺。
回国译经:开创佛教新篇章
公元645年,玄奘满载着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以及大量佛像,从天竺返回长安。他的
归来,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隆重迎接,也在长安城内引发了轰动。此后,玄奘全身心投入到
2
佛经翻译工作中。在唐太宗的支持下,他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设立译场,组织了庞大
的译经团队。
玄奘的译经工作严谨细致,他开创了“新译”时期。与以往的翻译方法不同,玄奘主张“既需求
真,又需喻俗”,即在准确传达佛经原意的基础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翻译。他翻译的
《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经典,不仅文字优美、逻辑严谨,而且准确地传
达了佛教教义的精髓。这些经典的翻译,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信徒
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佛法。
随着新译经典的传播,中国佛教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玄奘根据翻译的经典,结合自己的理
解,创立了法相唯识宗(又称慈恩宗)。该宗派以“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为核心理论,强调世
间万物皆由心识所变现。法相唯识宗的创立,丰富了中国佛教的宗派体系,引发了其他宗派的
思考和借鉴,推动了佛教各宗派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架起中印文明桥梁
玄奘西行取经,不仅带回了佛教经典,更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西行途中,玄奘
详细记录了所经国家和地区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情况,这些内容被整理成《大
唐西域记》。这部著作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地区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为
后人了解当时的西域和天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通过玄奘的西行,中国的文化也传播到了天竺。他将中国的造纸术、绘画、建筑等技术和文化
带到了天竺,促进了天竺文化的发展。同时,天竺的音乐、舞蹈、医学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