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家优质工程奖(火电工程)复查要点暨创建经验分享;;;;二、电力工程获奖情况;;;;序号;三、国家优质工程奖总体要求;工程类型;;;;;二、创建优质工程的标准体系(火电工程);;;;;;三、档案资料要点提示;消防管道、燃气管道压力、通球的各项试验记录;
水管道通水、暖气管道、卫生器具满水、排水干管各项试验记录;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风量、温度测试、制冷机械试运行调试记录;
管道、设备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试验记录。
隐蔽工程及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抽查主要设备安装、调试、检测记录;
全厂(站)防雷测试记录;接地测试录;
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机组运行各项指标记录。;;根据《国家优质工程奖综合评价细则》,综合评价采取评分制的方法,总分为1000分,将工程规模、设计水平、实体质量、科技进步、绿色建造、综合效益六个方面设为一级评价指标,标准分值分配如下:;一、工程规模(40分);二、设计水平(100分);三、科技进步(100分);——科技奖项本身设立的合规性,必须是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认可的组织。
——获奖技术、专利技术、工法等与申报工程应有直接关系,申报单位必须提供相应的证
明材料,否则均不得加分。
——同一技术是否在不同评奖机构同时获奖,是否获得不同层次(省部级、国家级)的奖
项,同一技术的获奖只认定一次,以最高层次的奖项为准。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为省(部)级科技奖。
——申报单位应分别统计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数量。
——申报单位应分别统计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级工法、省级工法数量。;四、绿色建造(60分);五、实体质量(600分);;;;;主厂房外墙立面装饰考究、拼缝严密、外观色泽一致、协调美观;;;主厂房屋顶采用自然采光节能技术;;核查项目(40项);;;;;;炉顶密封良好,无积灰;;个别螺栓锈蚀;;核查项目(51项);;;;;;管道及保温工艺精细、外形美观;;汽机运转层、控制室地面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核查项目(73项);;;;防火封堵封堵严密,工艺美观;;电缆沟盖板整??、美观;;;;;;;机组稳定运行,供电煤耗、厂用电率、锅炉热效率、汽机热耗、汽机最大轴振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优于设计值或厂家保证值,达到同类型机组国内领先水平。;“三同时”投用超低排放系统,烟气环保达到领先水平;六、综合效益(100分);;案例1: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工程;一、工程概况;二、工程管理;秉承“煤电一体、高效转化、清洁能源”绿色设计理念,工程完成了绿色建造等主要优化设计项目77项,其中国际首创2项,国内首创2项,重大设计优化10项。
工程设计过程中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了5项专有技术,1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
工程设计获2019年度中国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
2021年度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水平评价一等成果,对煤电一
体化工程设计起到示范作用。;世界首台投入商业运营的间接空冷百万千瓦级机
组;“1000MW高效超超临界锅炉研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20℃等级高效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组研制及应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带动火电装备研发制造业转型升级。;1000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安全燃用高硫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间接空冷塔排烟技术应用在百万机
组工程中属世界首例。综合对比分析,节约用地1.78hm2,节约投资4000万元,运用效果良好,充分体现与周边环境的友好和谐发展。;;百万千瓦级机组应用辅机干式冷却技术,属国内
首例,仅为通风机力塔冷却用水量的10%,不仅节约了当地匮乏的水资源,还为工程后续开展深度节水优化和实现废水零排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百万千
瓦级火电机组辅机冷却水干式冷却技术节能研究》获
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主机参数和热力系统优化设计,采用
1000MW28MPa(a)/600/620℃大容量、高参数的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8级回热抽汽,3段抽汽设外置蒸汽冷却器,优化加热器端差,采用大容量高效辅机,节能效果明显。
《百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间冷机组热力系统研究》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采用单台100%汽动给水泵,前置泵与主泵
采用同轴布置,给水泵汽轮机排汽进入主机凝汽器,取消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真空蝶阀,降低发电煤耗0.18g/kwh,节约投资670万元,《百万千瓦级机组汽动给水泵组配置方案研究与应用》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保温设计方案及材料优化,全厂整体采用硅酸镁
制品、高温玻璃棉制品、耐高温反辐射膜、纳米气囊反辐射膜为主体保温材料,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大大减少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