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与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和意义
智能化是建筑品质提升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筑智能化工程体系复杂,内容繁多,一
个智能化工程中智能化子系统多达十几个;智慧化产品多样,每个系统品牌可达几十个,
同时智能化系统技术含量高。这些特点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开展智能建筑
工程检测对提高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十分必要。在智能化性能检测基础上进行智能化
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使得工程验收更具科学性。制定智能建筑工程检测与施工质量验收
规程十分必要。
2、任务来源、编制背景及制定/修订信息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年度江苏省
工程建设标准、标准设计修编项目(第二批)和建设系统科技项目(指导类)的通知》
(苏建科[2020]4号)要求,《智能建筑工程检测与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列入2020年标准
修编计划。并替代《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T365-2014、《智能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DGJ32/TJ178-2014两个标准。
3、制定/修订原则
在修订过程中坚持(1)实用原则。能够结合智能化过程的现实状况,结合智能化系
统的行业技术发展状态,有效指导智能化实际工程的检测与验收工作。(2)可操作性原则。
便于智能化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过程的实际操作,包括检测仪器要求、检测方法、检测样例
的设计等。(3)科学性原则。检测方法与参数,能够揭示智能化系统的内在特性,反映智
能化系统的性能特征。
4、制定/修订工作过程
修订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成立编制组。2019年12月成立修编组,确定修编单位。
(2)修编原则讨论
(3)修编内容讨论
(4)检测方法讨论与修订
1
(5)验收条目讨论与修订。确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6)形成征求意见稿
(7)召开初稿评审会
(8)征求意见。2022年2月在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9)2022.12月完成送审稿,2023年9月召开报批稿审查会。
(10)2023年11月完成报批稿。
5、适用范围及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扩建的建筑、建筑群的各个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性能
和安装质量的系统工程检测、检查与验收。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自检自验
亦可参照本规程。
重点解决:数字安防系统的检测方法、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的检测方法。
安防系统已经高清化、数字化。本次修订增加视频智能分析功能、报警预录和音视频
同步功能、人脸抓拍,网络摄像机信噪比等的检测方法。核心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系
统的智能化水平、可靠性及适应性,以应对复杂场景下的安全需求。
提出数字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的功能检测方法,传统安防依赖人工监控,效率低且易漏
报;智能分析(如行为识别、异常检测)能主动预警,但需确保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准确
性;通过模拟不同光照、天气、遮挡等场景,验证入侵检测、物体识别等功能的误报/漏
报率;在高并发场景(如多目标同时出现)下,检测系统响应延迟,避免关键信息丢失。
报警预录和音视频同步功能检测方法,报警事件需完整记录触发前后的关键信息,且音视
频时间戳必须严格对齐,否则影响取证效力;验证系统是否自动保存报警前10-30秒的视
频片段,避免关键动作缺失;检测预录数据在断电、网络中断等异常下的保存机制,防止
数据丢失。人脸抓拍检测方法,测试不同光照(逆光、暗光)、运动速度(如奔跑)下的
抓拍成功率及人脸清晰度。网络摄像机信噪比检测方法,低信噪比会导致图像噪点增多,
影响智能分析(如人脸识别)的准确性;用客户端软件拍摄光电转换函数测试图一帧图像,
按公式计算亮度信号信噪比数值。
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的检测方法方面:补充了地源热泵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能耗与
碳排放监测系统的测试方法、完善了BA系统性能的检测方法。
针对地源热泵控制系统的现状,提出地埋管土壤热平衡预警、地埋管与冷却塔切换程
序等检测方法。
提出抽测建筑的总电耗、总油耗、总气/汽耗、总水耗,计算建筑总碳排放量和单位面
2
积碳排放量的要求,并要求误差小于5%。
提出BA系统可维护性、可靠性检测的测试方法。解决BA系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6、主要技术内容/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上版规范的执行情况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