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学科自适应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基础与运用(8分)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上映,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七年级同学准备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

材料一

剧情速递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25年春节档备受瞩目的动画电影。天劫之后的哪吒和敖丙,灵魂虽得以保全,肉身却岌岌可危,太乙真人须用七色宝莲重塑他们的肉身。在此过程中,艰难险阻前仆后继,但二人依旧矢志不渝地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材料二:

主题解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围绕“打破成见”和“自我成长”的主题展开。由“魔丸”而生的哪吒始终以桀骜的姿态反抗即定命运,以行动证明“善恶不由出身定”,实现了从孤勇者到守护者的蜕变。

1.材料一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A.备受瞩目 B.岌岌可危 C.前仆后继 D.矢志不渝

2.材料二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桀骜áo B.姿态zhī C.即定jí D.蜕变tuì

3.以下这段黑板报文案,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邪恶,他挺身而出,为维护正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②还启示我们,无论被外界如何定义,都要坚守信念

③这无私无畏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他勇于承担责任

④可见,坚守信念且勇于担责,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

⑤在影片中,哪吒努力挣脱了“魔丸”标签的束缚

A.⑤①③②④ B.⑤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②④

材料三:

书影对话

4.电影中的哪吒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正如《》一书中的保尔,即使身处绝境,也要以坚强意志战胜苦难。而《》一书中的祥子却在与命运的抗争中逐渐心灰意冷,最终走向了堕落与毁灭。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默写与运用(8分)

5.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4)班主任李老师即将退休,面对依依不舍的同学们,他深情地吟诵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在惜别之际一抒胸臆。

(二)(3分)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诗歌中“无时”的意思是。

7.下列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主人尽其所有来款待客人,体现其淳朴与盛情。

B.颔联写诗人漫步山水,疑无路又豁然开朗,富有哲理。

C.颈联写农家的乡土风俗,流露出诗人的热爱赞美之情。

D.尾联表达愿望,体现了诗人不能回归官场的苦闷无奈。

(三)(14分)

阅读古文,完成各题

【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卜式,河南人也,素以田畜为事。……上①以式终长者②,召拜中郎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④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

【注释】①上:指皇帝。②终长者:指卜式能始终如一地保持高尚品性。③中郎:官职,皇帝的近侍。④辄:立刻,就。

8.甲文作者为北宋哲学家(人名)。

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陶后鲜有闻????鲜:????(2)素以田畜为事????素:

10.翻译句子

(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一只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B.不仅是养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

C.不是一只羊,还有要治理的人民。????D.不仅是养羊,还有要治理的人民。

11.两文都谈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甲文作者认为君子能与环境抗争,做到“(1),”,乙文中卜式认为治民应该为人民构筑良好的环境,做到“(2),

文档评论(0)

sacress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