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吊篮2025年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吊篮2025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点],属于[建筑类型,如超高层商业综合体、高档住宅小区等],建筑总高度达[X]米,地下[X]层,地上[X]层。外立面施工涵盖玻璃幕墙安装、真石漆喷涂、铝板装饰等复杂作业内容,其中玻璃幕墙面积约[X]平方米,真石漆喷涂面积达[X]平方米。

鉴于建筑外立面造型多变,存在多处弧形、凹凸结构,且作业面分散,传统脚手架施工难以满足施工需求与效率要求。经综合评估,选用ZLP[具体型号]型电动吊篮作为核心施工设备。该型号吊篮具备模块化组装、智能升降控制等特性,可有效提升[X]%的高空作业效率,满足本工程精细化施工需求。例如在某类似项目中,使用同型号吊篮使施工周期缩短了20%,且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团队系统研习《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5099-1998)等现行国家标准,同时关注行业内最新技术动态,如2025年发布的电动吊篮智能监测系统相关标准。同步开展电动吊篮施工技术专项研讨,重点掌握新型防倾斜装置操作规范与智能监控系统使用要点,邀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与讲解。

结合工程BIM模型与现场实际工况,编制包含三维安装示意图、荷载计算书的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详细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吊篮的荷载分布情况,通过专业计算软件进行力学模拟,确保方案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经[X]位省级专家论证通过后,形成最终版本,确保方案具备技术先进性与现场可操作性。

施工前开展三级技术交底,通过VR模拟演示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作业人员熟练掌握电动吊篮紧急制动操作、安全锁手动解锁等12项核心技能,考核通过率需达100%。技术交底内容不仅包括操作技能,还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要点等,同时建立技术交底档案,记录交底时间、人员、内容等信息。

(二)材料与设备准备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关键参数

质量标准

电动吊篮

ZLP630

额定载重量630kg,提升速度9-11m/min,电机功率1.5kW×2,工作平台尺寸6000mm×700mm×1100mm

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第三方检测报告,设备外观无明显损伤,各部件连接牢固,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

钢丝绳

8.3mm×34×7-FC

破断拉力≥51.8kN,镀锌层重量≥120g/㎡,钢丝绳表面无断丝、磨损、锈蚀等缺陷,捻距均匀,柔韧性良好

符合GB8918-2006标准,每批次钢丝绳均进行抽样检测,留存检测报告

安全锁

LS20

锁绳角度≤3°,锁绳距离≤200mm,在有效标定期内(不超过一年),锁止动作灵敏可靠

年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安全锁在安装前进行模拟锁绳试验,确保性能正常

额外配置防滑脚手板(3000mm×250mm×50mm)、阻燃安全网(2000目/100cm2)及五点式全身安全带(EN361认证)。防滑脚手板采用高强度木质材料,表面进行防滑处理,边缘设置防护条;阻燃安全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网目尺寸符合安全要求;五点式全身安全带具备缓冲装置,可有效减少坠落冲击力。所有材料均需经进场抽样检测,留存检测报告备查,检测项目包括材料的强度、阻燃性、安全性等指标。

(三)现场准备

采用全站仪对建筑物顶部安装区域进行高程测量,确保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mm以内。清理半径10米范围内障碍物,包括建筑垃圾、临时设施等,铺设30cm厚级配碎石压实,满足50吨吊车进场组装需求。在吊车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指挥,确保吊装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屋面预埋M24×300化学锚栓,单根抗拔力设计值≥35kN,每台吊篮设置6组锚栓。锚栓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化学锚栓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包括钻孔、清孔、注胶、植入锚栓等步骤,确保锚栓安装质量。锚栓安装后进行120%设计荷载的拉拔试验,留存影像资料与检测报告。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试验数据,如加载速度、荷载大小、锚栓位移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对建筑物外立面突出装饰线条、空调机位等部位,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提前制定绕行方案,确保吊篮运行轨迹与障碍物保持≥30cm安全距离。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模拟运行,优化吊篮运行路径,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障碍物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

三、电动吊篮安装与拆除

(一)安装流程

悬挂机构组装:按前梁悬挑1.5m、后支架间距4m的标准进行安装,配重块采用C30预制混凝土块,单块重量50kg,总配重需达到设计值的125%并采用钢链串联固定。在组装过程中,严格

文档评论(0)

PDF文档格式转化 图片识别 票证识别服务 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