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鉴赏.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1.掌握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2.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表达技巧(I)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白描工笔、借事抒情

表达技巧(II)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虚实结合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象征、用典烘托(渲染)等篇章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照应、悬念、铺垫、卒章显志等

一、借景抒情二、设喻用典三、托物言志四、借古讽今古代诗歌常考的表达技巧一

1、阅读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1、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2、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答问题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学以致用抒情方式的考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尾联将沾襟的别泪与丝般的密雨交织起来,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分析是否恰当?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0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2、如梦令(李清照)02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之地,其中首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又暗切“送”字,为下面的画面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颔联、颈联继续描写江上的景色: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深邃,浦树幽远;树上水雾缭绕,显得滋润。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无不笼罩在烟雨薄雾之中,无不染上离情别绪。诗人在尾联爆发了自己的感情,一改含蓄,直抒胸臆,又用一个“比”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使情与景妙合无缝。

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01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直接抒发“独怆然而涕下”之情。0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03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04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乐(哀)景哀(乐)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对春雨的喜悦之情《谢亭送别》唐代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托物言志,托物喻人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新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便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一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传统的柳树题材诗歌,多从柳枝披垂的特征入手,使之成为依依不舍的离情的象征。贺诗屏弃传统的写法去咏柳,以奇特的想象,巧妙地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曾诗则以随风摇摆、披拂不定的柳枝比喻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眼前,他们只知道瞒上欺下,猖獗一时。一旦时移世易,他们也有冰山既倒、失势倾颓的一天。就像春去秋来,柳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