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第六章环境物理因素安全与健康第一节:噪声第二节:高温第三节: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第四节:振动
物理因素的特点:2除激光外,其它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有明确的来源,停止工作,则消失。有些物理因素在适宜范围内,是人体所必须的外界条件。针对物理因素的预防不是消除这些因素,而是设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最好是适宜范围。
第一节噪声(noise)3声波(soundwave):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这一频率范围的振动波称为声波。——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可称为噪声
一、有关声音的基本概念41声强:声波具有一定的能量,用能量的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soundintensity)2声压:由于声波振动而对介质(空气)产生的压力称为声压(soundpressure)3声级:表示噪声强度的大小称为级(level),单位为分贝(decibel,dB)4分贝值越高,噪声越响.
5听阈:对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或声强(thresholdofhearing)痛阈:对正常人耳能引起疼痛感觉的声压或声强(thresholdofpaining)听域:听阈和痛阈二者之间的范围听阈痛阈听域为20μPa或2×10-5N/m2为20Pa或20N/m2。
二、分类6根据噪声的来源分:自然噪声非自然噪声生产噪声:机械:机械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流体:气体体积突然变大,液体流动电磁:发电机、变压器
2.交通噪声:汽车、飞机8生活噪声:家庭、娱乐场军事噪声:武器发射、炸弹爆炸
(01根据噪声的作用特点来分:连续性噪声:稳态性噪声(声压波动小于5dB)非稳态性噪声(声压波动大于5dB)间断性噪声:或称脉冲性噪声声音持续时间<0.5秒,时间间隔>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02
来源:199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可以忍受比较吵难以忍受
三、噪音的危害12对人体影响对仪器设备的影响对建筑的影响
影响范围广01无后效性02
010203040506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其他系统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暂时性听阈位移TTS短时间接触强噪声,耳鸣、听力下降,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这种现象称听觉适应。
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dB甚至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称听觉疲劳。
永久性听阈位移(PTS)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成永久性改变,称永久性听阈位移。属病理性改变
01根据听力损伤的程度听力损失:高频听力↓语言听力不限耳聋:语言听力困难02
心血管系统神经衰弱症候群:头昏、头痛、烦躁、易怒、情绪不稳、易倦、睡眠不良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变化:血压↑,呼吸↑,脉搏↑,出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其他系统03性周期紊乱,生殖功能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胃液↓,胃肠蠕动减慢,食欲↓;溃疡↑0102免疫功能下降
噪音对其他生物也有不良影响(植物、家禽等)人们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
01噪声的强度和频率02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03噪声的特点04是否有振动、高温或有毒物质存在05机体状况
制定环境及工业企业噪声标准六、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2301城市环境噪声5类区域噪声最高限值为70dB。02工矿企业噪声标准≦85dB,
控制噪声源:改进设备转移声源控制噪声传播:吸声、隔音、消音个体防护:耳塞、耳罩健康监护:定期体检、休息
第二节高温25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2oC的作业。
一、高温生产环境下的气象条件26气温:受大气温度、生产热源、太阳辐射和人体产热的影响。气湿:>80%为高气湿,<30%为低气湿。气流:受外界风力和室内热源影响热辐射:高温物体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
二、高温作业类型及其特温强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金、铸造、锻造、陶瓷等作业。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高温、高湿、低气流、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如印染、缫丝、造纸等作业。夏季露天作业:特点是高温、高辐射。农田劳动、建筑。
三、对机体的影响28体温调节:产热减少,散热增加。皮肤蒸发散热是最重要而有效的散热方式。心血管系统:皮肤、工作肌血流量增加,而出汗造成有效血容量减少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工作效率下降,工伤事故增加。水盐代谢:出汗。消化系统:血流减少,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和胃酸降低,导致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泌尿系统:尿液减少,可致肾功能不全。
机体与环境的热平衡:S=M-E±R±C1±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