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呕吐鉴别诊断中医的PPT大纲
演讲人:xxx
20xx-03-20
目录
CONTENTS
呕吐基本概念及中医理论
常见类型呕吐及其特点
鉴别诊断要点及技巧分享
经典方剂选用及现代应用进展
患者日常调护和预防措施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呕吐基本概念及中医理论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病症,多因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
定义
呕吐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腹痛、腹泻等。根据呕吐物的性状、气味等,可初步判断病因。
临床表现
古代医家论述
现代中医研究
现代中医在继承古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呕吐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中医对呕吐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论述。古代医家认为呕吐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多以调理脾胃为主。
01
02
03
04
外感风寒
内伤饮食
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
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卫气不和,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发为呕吐。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胃气上逆而致呕吐。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而化生气血,反聚生痰浊,痰浊中阻,胃失和降而致呕吐。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为呕吐。
根据呕吐的声音、呕吐物的性状、气味以及伴随症状等,结合舌脉进行辨证。一般实证多表现为呕吐声大、呕吐物多且气味重浊;虚证多表现为呕吐声小、呕吐物少且气味清淡。
辨证要点
治疗呕吐以和胃降逆为原则。实证宜祛邪为主,分别采用解表、消食、化痰、解郁等法;虚证宜扶正为主,采用温阳、益气、养阴等法。同时要注意饮食调理和情志调护,以巩固疗效。
施治原则
02
常见类型呕吐及其特点
食滞胃肠
外邪犯胃
痰饮内停
肝气犯胃
01
02
03
04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
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
脾胃气虚
脾胃阳虚
胃阴不足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白肢冷,倦怠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喜热。
呕吐反复发作,但呕吐量不多,或仅吐唾涎沫,时作干呕,口燥咽干。
表现为胃脘痞满,食后加重,呕吐酸苦水,肠鸣漉漉,口干口苦,心烦失眠,遇冷加重,得温则舒。
寒热互结于胃脘
寒热错杂于肝胃
寒热错杂于脾胃
表现为呕吐酸苦,嗳气频繁,胸胁满闷,心烦易怒,口苦口干,遇情志不遂时加重。
表现为呕吐时作时止,口干不欲饮,胃脘痞闷,纳呆,肢冷便溏。
03
02
01
03
鉴别诊断要点及技巧分享
如胃炎、胃溃疡、肠梗阻等,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胃肠道疾病
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需结合神经系统检查进行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可导致胃肠道症状,需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代谢性疾病
辨病位
01
根据呕吐的伴随症状,辨别病变脏腑,如伴见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多属胃腑病证;伴见高热、神昏,多属脑腑病证。
辨病性
02
根据呕吐物的性状、气味及舌脉,辨别寒、热、虚、实。如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多属实证、热证;呕吐物量少,或无物可吐,吐后舒适,多属虚证、寒证。
辨虚实
03
实证呕吐多因外邪、饮食所伤,起病较急,病程较短;虚证呕吐多因脾胃亏虚、运化无权,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案例一
将胃肠道疾病误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因头痛、呕吐就诊,初诊为脑炎,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最终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案例二
将代谢性疾病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患者因呕吐、腹泻就诊,初诊为急性胃肠炎,但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终确诊为糖尿病并发症。
01
02
03
04
详细询问病史
仔细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中医四诊合参
包括呕吐的诱因、时间、频率、呕吐物的性状和量等,有助于发现疾病的线索。
包括神经系统、腹部等部位的检查,有助于发现疾病的体征。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合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
04
经典方剂选用及现代应用进展
藿香正气散
传统方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呕吐。
小半夏汤
由半夏、生姜等组成,具有化痰止呕的作用,适用于痰饮内停、呕吐不止的病症。
丁香柿蒂散
由丁香、柿蒂、人参等组成,具有温中益气、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气虚寒、失于和降所致的呕吐。
03
中药贴敷剂
通过贴敷于特定穴位,达到止呕效果,如使用丁香、吴茱萸等中药制成的贴敷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10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柔性吊桥计算书程序.xls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3-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理化试验.ppt VIP
- 2025小升初英语基础时态专项训练题及答案.pdf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4-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力学试验.pptx VIP
-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docx VIP
- 奥数应用题(和差、和倍、差倍).docx VIP
- (完整版)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doc VIP
- 小学英语 202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咸滩区小升初英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