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2025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历史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卷共8页。道德与法治满分60分,历史满分60分,共计120分、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历史——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这里的人们以稻米为主食,住干栏式房屋,还懂得使用天然漆。”该博物馆讲解员讲述的先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春秋战国时期,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范围的大教育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3.《史记》以“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后世史家所倡行。这反映出撰写者司马迁

A.忠君守礼 B.以民为本 C.秉笔直书 D.豪迈奔放

4.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5.某同学正在研究“明朝建筑”,以下能成为其素材的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北京城

6.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7.武汉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得益于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北伐战争

8.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解放东北全境的军事行动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香港回归祖国”得以实现的共同条件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D.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10.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用一生耕耘造福世人,其成果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袁隆平 D.屠呦呦

11.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A.教会的统治 B.庄园的流行 C.城市的自治 D.大学的兴起

12.改造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的是

A.斯巴达人 B.罗马人 C.日耳曼人 D.阿拉伯人

13.一位同学在课堂笔记中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信息。“事件”处应填入的是

时间:1848年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事件:__________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发表《共产党宣言》 B.出版《资本论》

C.成立“第一国际” D.唱响《国际歌》

14.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A.《哈姆雷特》 B.《物种起源》 C.《高老头》 D.《复活》

15.某中学历史社团收集了“玻利瓦尔、甘地、扎格鲁尔”的相关资料,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思想解放潮流 B.社会主义发展

C.民族民主运动 D.福利政策推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迁都洛阳,实行各项汉化措施。令鲜卑人改穿汉族服装;禁止说鲜卑话,以汉语作为北魏的通行语言;令鲜卑人改汉姓……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唐太宗明确表示要同等对待各族,中华民族的各群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唐蕃交往中,虽然存在毁盟、争战等状态,但和亲会盟、舅甥友好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张骞拜别的皇帝是谁?指出“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蕃交往”的历史主流并举一事例。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3分)

(4)材料四体现了清王朝对什么地区的管辖?1727年,在此设置了哪一官职监督地方政务?(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认识。(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认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的前途日渐清晰。

——摘编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事先没有人预料到,中国改革的大幕会从这里揭开。今天许多人把“小岗之夜”描述为改革大潮中诞生的一个神话。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三: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