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刑法期末考试考前冲刺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下列关于抢夺罪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将仿真玩具手枪一支装在裤兜里埋伏在僻静处欲抢财物,恰巧乙边打电话边走了过来,甲见有机可乘迅速从
暗处冲出抢了乙的手机(价值人民币2000元)就跑。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B.甲见一老农紧抱一包袱(包内物品价值300元)不放便欲抢走,甲用力拉扯包袱时老农站立不稳栽倒在地跌成
轻伤。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C.某日,甲抢走乙笔记本电脑一台,乙在后面猛追,甲见无法摆脱,其自恃身强力壮,遂将乙打倒,致乙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D.甲在火车站候车室见乙身旁的座位上有一精致的小包便上前拿了就跑,但实际上包是另一侧丙的,其当时正在
打盹,后经人提醒才发现包不见了。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
答案:D
AI解析:抢夺罪需符合公然夺取他人紧密占有财物。选项A中甲未使用仿真枪威胁,不构成抢劫罪。选项B中甲拉扯致人轻伤,属抢夺中过失行为,仍为抢夺罪。选项C甲后续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罪。选项D甲误认财物所有人,但实际仍属他人占有,公然夺取成立抢夺罪。刑法267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抢夺与抢劫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
2、[单选题]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抢劫,甲为了保护毒品,以暴力进行反抗,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伤害
D.防卫过当
答案:C
解析:正当防卫保护对象必须是合法权益,运输毒品属于非法行为,所涉财产不受法律保护。甲为维护非法利益实施暴力致人重伤,主观存在伤害故意,客观上侵害他人健康权,构成故意伤害罪。防卫过当前提需存在合法防卫基础,本案因保护客体非法直接排除正当防卫可能。
3、[单选题]张某和赵某是好朋友,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D.属于意外事件
答案:B
解析:张某与赵某争执中推倒对方致其死亡,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心态。推搡行为通常伴随伤害或致人跌倒的可能,但无证据表明张某具有杀害或伤害的直接故意。工地环境特殊,石头等危险因素客观存在,行为人应预见推搡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却因疏忽未预见,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要件(疏忽大意的过失)。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强调对结果预见义务的违反,故选项B正确。
4、[单选题]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
A.从属作用的犯罪分子
B.协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非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选项A“从属作用”未准确对应法条表述;选项B“协助作用”仅部分涵盖辅助作用但不够全面;选项C“非重要作用”表述模糊,缺乏法律术语依据。选项D直接引述法条中的“次要或辅助作用”,与刑法规定一致。
5、[单选题]甲、乙二人共谋盗窃,双方约定由甲入室行窃,乙在墙外望风。甲在室内搜寻了半天,只在茶几上找到手表一块,刚要离开时,不慎将茶几上的一个玻璃花瓶碰翻在地。隔壁卧室熟睡的女主人被惊醒后,走出客厅大声喝问,并伸手抓住了甲一只手的手腕。甲顿感害怕,遂腾出另一只手,抄起茶几上的一个烟灰缸向女主人头上砸去,当即致其死亡。之后,甲越墙而出,告诉乙打死了女主人,并偷到一块手表。后乙将此手表卖掉,得赃款4000元,甲、乙二人各分得20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二人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B.对甲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C.乙应以盗窃罪、抢劫罪数罪并罚
D.对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解析:共同犯罪中,超出共同故意的过限行为由实行者单独负责。甲、乙共谋盗窃,成立盗窃罪共犯(A正确)。甲使用暴力致人死亡,转化为抢劫罪(B正确)。乙仅参与盗窃,对甲的抢劫行为无共同故意,不构成抢劫罪(C错误)。乙作为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D正确)。根据《刑法》第25、269条,共同犯罪及转化型抢劫的规定,C选项错误。
6、[单选题]刘某欲杀死与其有矛盾的李某,用菜刀对其头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11月湖北省浠水县教师乡镇选调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pdf VIP
- 树师德扬师风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课件.pptx VIP
- 浙江省温州市“摇篮杯”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竞赛试卷 含解析.docx VIP
- 徕卡TS30全站仪操作培训.pdf VIP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三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牦牛标准化育肥场布局及圈舍建设规范.docx VIP
- 锅炉烟气和空气焓及各成分(自动计算).xlsx VIP
- GB_T 42611-2023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制动性能试验方法.pdf VIP
- 犬伤暴露规范处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