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刑法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联防队员甲见乙形迹可疑,将其带回办公室吊打讯问,致乙重伤。甲的行为()。
A.构成刑讯逼供罪
B.构成暴力取证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应从重处罚
答案:C
解析:联防队员不属于司法工作人员,不具备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的特殊主体身份。根据《刑法》第234条,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致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甲以暴力手段致乙重伤,符合普通主体实施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D选项“从重处罚”无特别法定情节支撑。
2、[单选题]魏某和卢某是恋人关系,魏某多次提出要和卢发生两性关系,卢某坚决不从,一日,魏某和卢某在酒吧喝酒,卢不胜酒力,醉得不省人事,魏某即将其带到家中,与卢某发生了性关系,事后,魏某主动提出要和卢某结婚,卢某信以为真,即不再追究,并且又多次自愿和魏某发生两性关系,并资助2万元给魏某做生意,然而半年后,魏某另寻新欢,卢某即到公安机关告发。魏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强奸罪
B.强制猥亵妇女罪
C.诈骗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D
解析:本题核心在于强奸罪的认定需违背妇女意志且具备强制手段。魏某虽在卢某醉酒时发生关系,但事后卢某多次自愿维持性关系并资助钱财,表明其未持续反抗或否定初次行为的主观意愿,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证明初次行为存在违背意志的客观情形。我国刑法要求主客观要件严格对应,缺乏持续性强迫或暴力证据时不符合强奸罪构成要件,亦不涉及其他罪名。
3、[单选题]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行为或者客体
B.主体或者客体
C.行为或者结果
D.行为和结果
答案:C
解析:属地原则规定,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境内,即视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规定了属地管辖权。选项C中的“行为或者结果”符合属地原则的要件。其他选项涉及的客体、主体等要素并非属地管辖权的判断标准。
4、[单选题]对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罚金
B.管制拘役
C.有期徒刑
D.死刑.无期徒刑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死刑和无期徒刑属于最严厉的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意味着犯罪分子不再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选项D符合刑法规定,其他选项的刑罚不必然导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5、[单选题]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即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已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被邻居送到医院抢救而脱险。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答案:C
解析:李某投毒杀人行为已着手实施(将砒霜混入药物),因意志外原因(被害人及时获救)未达既遂,构成犯罪未遂。犯罪未遂核心要件是着手实行后因客观障碍未能实现危害结果;犯罪中止须具备自动性且有效防止结果发生,本案李某虽主动补救但未能实际阻止被害人服用毒药,抢救成功属于第三方介入,不影响未遂认定。
6、[单选题]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
D.意识和意志能力
答案:C
解析:刑事责任能力的核心在于同时具备辨认和控制能力。根据刑法规定,辨认能力指理解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知水平,控制能力指基于该认知自主决定行为实施的能力。选项C准确涵盖这两个法定要件,其余选项或仅侧重单一维度(A/B)或表述过于泛化(D),均未完整反映该法律概念的本质要求。
7、[单选题]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罪行的,以自首论。
A.已掌握的本人其他
B.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
C.还未掌握的他人
D.已掌握的他人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特别自首(准自首)的认定标准。根据《刑法》第67条,被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的犯罪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方可成立自首。核心要件包含双重限制:一是罪行须属司法机关未掌握的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轨道交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x VIP
- HGT .-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技术管理规定.doc VIP
- 口腔探密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发那科机器人DCS双重安全性检查功能说明书FANUC.pdf VIP
- HGT 20668-2000化工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规定.pdf VIP
- 2024年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HG-T 20700-20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规定.pdf VIP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300问.pdf VIP
-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笔试辅警协警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HG-T 20670-2000 化工、石油化工管架、管墩设计规定(附条文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