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作文通用10篇.docxVIP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作文通用10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PAGE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作文通用10篇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第(1)篇

端午节那天,阳光明媚,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气。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这我第一次亲手制作这个传统美食。

我拿起一片青绿的粽叶,小心翼翼地卷成一个圆锥形。妈妈在一旁教我如何填糯米、塞红枣,然后折叠粽叶,用绳子紧紧捆绑。虽然我动作笨拙,但妈妈总耐心地指导我。

突然,妈妈说:“来,试试看用手指感受糯米和红枣的软硬。”我按照她的指导,将手指探入糯米中,软糯的触感让我忍不住笑出声。糯米在指尖滑动,就像一条小溪,流淌在我的心间。

包几个粽子后,我开始尝试自己捆绑。没想到,我用力过猛,粽叶竟然裂开。我看着手中的粽子,心情有些沮丧。妈妈却笑着安慰我:“没关系,第一次包粽子,能学会就不错。”

我重新开始,这次我更加小心。我将粽叶卷得更加紧密,糯米和红枣的分布也更加均匀。终于,一个完美的粽子出现在我的手中。我把它放进蒸锅里,心中充满成就感。

时间的推移,厨房里弥漫着粽子的香气。我听着糯米在蒸锅中沸腾的声音,听着水珠滴落的声音,听着妈妈轻声哼唱的儿歌,感觉时光在这一刻静止。

粽子蒸好,我小心翼翼地端出来。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咬一口,软糯的糯米、香甜的红枣,口感丰富,味道美妙。

那一刻,我明白,端午节不仅仅吃粽子,更传承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我学会包粽子,也学会珍惜家人间的陪伴。这个端午节,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第(2)篇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包粽子成为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在我看来,包粽子不仅仅一种节日活动,更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准备包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有肉粽、豆沙粽、红枣粽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豆沙粽,因为它既有豆沙的香甜,又有糯米的软糯,口感极佳。包粽子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大家却乐在其中,互相交流、学习,增进彼此的感情。

包粽子不仅仅一种技艺,更一种文化传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知晓到粽子的历史渊源,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据史料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用来祭祀祖先的。后来,粽子逐渐演变成一种节日食品,寓意着祈福、避邪、驱病。

包粽子也一种亲情和友情的象征。每当端午节来临,家人都会齐聚一堂,共同包粽子。在这个过程中,长辈们会传授包粽子的技巧,年轻人则学会一项传统技艺。这种亲情的传递,使得粽子成为家庭团聚的象征。

但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这一传统习俗。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将其传承下去。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端午节包粽子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粽子的历史和寓意。

2.家庭中,长辈要传授包粽子的技艺,让年轻一代学会这一传统技艺。

3.学校可以组织包粽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知晓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端午节包粽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并传承这一习俗。我们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第(3)篇

端午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又悄然来临。每当这个时节,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人们纷纷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赛龙舟,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其中,包粽子这一习俗更深入人心。

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一门学问。从挑选粽叶到准备馅料,再到包裹、系绳,每一步都讲究技巧。粽叶的选择,以新鲜的、颜色翠绿的为佳;馅料更五花八门,有豆沙、红枣、蛋黄、肉馅等,各具特色。而包裹的方式也有讲究,要保证粽子在煮制过程中不会散开。这些,都体现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记得小时候,每逢端午节,母亲总会提前准备好粽叶、糯米、馅料等,教我如何包粽子。那时,我总笨拙地模仿着母亲的动作,却总包不好。母亲总笑着对我说:“慢慢来,包粽子也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和细心。”在母亲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包粽子的技巧,也体会到这份独特的民俗风情。

如今,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忙,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依然传承着。每当这个时节,人们会聚在一起,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亲情、友情、邻里情得到加深,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也得到传承。

当然,时代的发展,粽子制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如今,市场上不仅有传统的手工粽子,还有各种机器生产的粽子,口感、造型各异,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从未改变。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共同感受端午节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这份独特的民俗风情代代相传。

中国传统

文档评论(0)

greedfang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行业办公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