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课堂要求1、课堂制度预备铃响后必须坐好并进行课前朗读,迟到有“奖励”。课上要坐端正,双手放在桌子上,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不准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2、作业制度按时完成作业,要求一定要先进行独立思考,不得抄袭。小组长每次上课前检查练习册中上一节课内容和新课的预习情况,课代表于每个单元结束后将作业收齐上交,不得拖拉。练习册单元测试卷收上来。

秦朝·秦始皇隋朝·隋炀(yáng)帝[千年骂名]暴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千年制度]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重建统一开新局

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南朝(420-589)(266-316)灭383年淝水之战壹重建统一中国历史年表

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壹重建统一1.时间:2.人物:3.都城:4.意义:581(建立)589(统一)杨坚(隋文帝)长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贰制度创举政治层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经济层面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时间户数人口时间垦田581年159多万户3000多万人589年1940多万顷606年890多万户4600多万人大业年间5585多万顷叁成效之绩人口增多垦田扩大根据材料分析,隋文帝采取的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据《通典》整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意义:开皇之治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通典·食货》比至(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叁成效之绩粮食从哪里来?

长河贯通南北地

壹为何而开思考:隋炀帝真的为了看扬州琼花而开凿大运河?民谣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为什么开通大运河?(直接/根本)直接原因:加强南北交通根本原因:巩固全国的统治识记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个作用四段水渠五条水系——东都洛阳——涿郡/余杭——永通邗江——海黄淮长钱长安南北钱塘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壹为何而开

叁有何影响《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读诗,说说你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有何评价?皮日休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胡曾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辩证分析、历史眼光

开科取士人才举

壹选官演变夏商周: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汉武帝开始: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血缘军功孝廉门第拼爹娘拼人命拼人品拼爹娘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小中正一人,由他们按照中央分发的人才调查表品评人才,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品行、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壹选官演变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

阅读课文,梳理隋朝科举制度是如何确立的?1.隋文帝,废除了旧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易错易混点·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谁确立了科举制度?标志为何?隋炀帝贰立科举制

叁开千年变科举制虽说也有不少弊病,但它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何忠礼:《荐举制度与考试制度优劣之比较》讨论:结合材料,说说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的意义?在有清一代114名状元中家世可以查考明白的57名状元中,出身于官僚家庭的占51%,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占49%,平民子弟入仕人数几乎占了一半左右。——宋元强:《清代的科目选士与竞争机制》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P3)选官制度变革加强中央集权扩大选官范围促进阶层流动推

文档评论(0)

文档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力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持证人

本店终极目标:您需要的我们这儿都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21日上传了电力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