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长沙市望城区教育人才引进(28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甲某是某市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筹集一笔巨额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为其安排工作。乙某、丙某两人立即表示“心意”,送上财物价值28万余元。对甲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B.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D.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诈骗罪。甲某为得到一笔钱,对乙丙虚构可以为他们安排工作的事实,骗得了28万余元,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主要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在行使()。
A.审议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答案】: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通过相关法律解释并施行,这体现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在行使立法权。审议权通常是人大代表等群体在会议中对相关议案进行审查讨论的权力,并非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权力。决定权一般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最高人民法院主要是进行司法审判和司法解释等工作,不涉及决定权的行使。监督权主要是对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行为是否合法等进行监督,题干中体现的并非监督方面的内容,而是法律解释的通过和施行,属于立法活动的一部分。所以这里体现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是立法权。
3、下列关于“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函从行文方向上来说是平行文
B.函适用于机关内部商洽工作
C.函应一文一事
D.函可以用于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答案】:B
【解析】函是平行文,多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一般要求一文一事。而机关内部商洽工作通常不使用函这一文种,所以该说法错误。
4、“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赞咏的是唐代诗人()。
A.杜甫
B.李商隐
C.李白
D.杜牧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古代诗人相关典故和文学成就的了解。解题关键在于分析题干中描述的事迹与各诗人的对应关系。题干中“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这一情节,讲的是李白在朝堂上让高力士为其脱靴、杨贵妃为其捧砚磨墨的故事,这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而“仙才媲众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进一步强调了李白超凡的才华。杜甫的诗歌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与题干中所描述的情节和风格不符。李商隐以其独特的爱情诗和隐晦的意象著称,他的创作风格和经历与题干描述也不相符。杜牧的诗歌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清丽,同样与题干中的信息不匹配。综上,赞咏的是唐代诗人李白。
5、关于法律冲突解决原则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旧法优先于新法
B.一般法优先于特别法
C.下位法优先于上位法
D.根本法优先于普通法
【答案】:D
【解析】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根本法优于普通法等。根本法即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的制定和实施都要以宪法为依据,所以根本法优先于普通法。而旧法优先于新法、一般法优先于特别法、下位法优先于上位法的表述均错误。正确的应当是新法优先于旧法、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所以该题的正确表述为根本法优先于普通法。
6、下列关于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犯罪是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即具有违法性
C.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D.抢劫罪是只能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
【答案】:B
【解析】首先,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指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公民权益等造成严重损害,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意味着犯罪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的规定,这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重要标志;应受刑罚惩罚性表明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的制裁,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关于抢劫罪,它既可以以作为的形式实施,如使用暴力、胁迫等积极行为强行劫取财物;也可以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例如负有特定救助义务的人,在能够阻止抢劫行为发生的情况下却不实施阻止行为,从而导致他人财物被抢劫,这种不作为的情形也可能构成抢劫罪。所以,并非只能以作为形式实施,该表述不正确。综上所述,表述不正确的是关于抢劫罪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