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VIP

《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CCSB16

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4959—2025

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omprehensivecontrolofwheatstemrotdisease

2025-XX-XX发布2025-XX-XX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5/T4959—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检疫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海峰、王惠卿、李进、芦屹、李广阔、陈江华、沈煜洋、邓菲菲、孙婧婧、李良军、任琛荣、李晓龙、白微微、邱天、赵家芬、赵冬梅、高利、胡小平。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57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

DB65/T4959—2025

1

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原则、监测调查及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茎基腐病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4179小麦茎基腐病测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茎基腐病wheatstemrot

又称小麦镰孢茎基腐病由镰孢菌属(Fusariumspp.)侵染小麦茎基部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为害特点见附录A。

3.2

小麦茎基腐病原菌wheatstemrotpathogens

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黄色镰孢(F.culmorum)。

3.3

病田diseasedfield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田块。分为:

a)轻病田:苗期、返青拔节期时小麦茎基腐病发病程度达到1级、病株率小于3%的病田或蜡熟期由小麦茎基腐病引起的白穗率小于3%的病田;

b)重病田:蜡熟期由小麦茎基腐病引起的白穗率大于10%的病田。

4综合防治原则

2

DB65/T4959—2025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各生态区小麦生产实际,采取以抗(耐)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压低田间菌源基数、控制前期侵染速度、减轻后期发病程度,有效降低病害为害。

5监测调查

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按照NY/T4179进行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情况调查。其中小麦茎基腐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参见表1。

表1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级别

描述

0

无病

1

茎基部轻微褐变,病斑面积占茎基部周长的1/4以下,植株无明显矮化或分蘖减少

2

茎基部褐变面积占周长的1/4–1/2,部分分蘖枯死,植株轻度矮化

3

茎基部褐变面积占周长的1/2–3/4,分蘖显著减少,植株中度矮化,穗粒数下降

4

茎基部褐变面积超过周长的3/4,全株枯死或形成枯白穗,产量损失严重

6防治措施

6.1抗(耐)病品种合理应用

选用对小麦茎基腐病具有抗(耐)性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要求。

6.2农业防治

6.2.1合理轮作

重病田可与油菜、豆类、花生、棉花、水稻、蔬菜、马铃薯、中草药等作物实行2年~3年轮作倒茬。

6.2.2秋翻冬灌

针对轮作地块或春小麦地块实行秋翻冬灌措施。秋翻有利于提高有益菌活性,促使土壤释放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

6.2.3精细整地

重病区应避免秸秆还田,收获

文档评论(0)

小小的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