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阶段四质量检测

语文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徜徉语文的海洋,翱翔精神的长空……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学校诗社举行“寻诗心古韵”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全空缺处的古诗原句,在山水意象中见境界,于方寸文字间悟真情。(10分)

山水骋怀意趣横生(1)“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走在万山深处,才明白群山如谜,要放眼长远,不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高山之巅,才发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王安石《登飞来峰》)(3)“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山路尽头,眼前豁然开朗,才感慨世间万物是消长变化的,定要在困境中学会坚持。(陆游《游山西村》)

境由心生诗意栖居(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深林幽篁,与自然对话,营造淡泊清静之境。(王维《竹里馆》)(5)“__________,__________”,雾锁秦淮,夜泊酒肆,绘就朦胧凄清之境。(杜牧《泊秦淮》)(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夏夜候客,闲敲棋子,尽显闲适散淡之境。(赵师秀《约客》)

情寄万物诗以言志(7)“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暮春时节的花木仍尽情绽放,只为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之情。(韩愈《晚春》)(8)“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辞别枝头的落红并非生命的绝唱,只为表现对故园的赤子之心。(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古诗如画,一笔一墨皆藏天地;诗情似酒,一吟一咏俱是人生。

2.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是我国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请你完成这幅作品的相关介绍。(2分)

作品介绍:这幅作品所书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歌描写了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景色,画线诗句表现出诗人有朝一日终要__________的愿望与决心。

(二)

班级开展“以文言德”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7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3.字里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________

(2)亭亭净植植:__________________

4.句蕴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__________。

5.文心载道。两篇选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作者通过对“陋室”“莲花”的描写,分别表达了怎样的志趣?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4分)

凡立冬晷景①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②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③之气偏也;凡移五十余刻,立冬、立春之景方停。以此为验,论者乃屈,元会④使人亦至,历法遂定。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晷景:指晷影。古人用日晷测日影,以日影的角度和长度定时刻。②今:北宋当时沿用的旧历旧法。③天正:指冬至日的临界时刻,古代历法以冬至为一年阳气始生之时。④元会:元旦日皇帝朝会群臣及外宾的典礼。

6.借助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论者乃屈”中加点的“屈”字的含义是()(2分)

A.弯曲B.委屈C.理亏D.穷困

7.沈括作为北宋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根据二十四节气成功修订历法,这离不开他的努力与智慧。请结合文中他的具体做法,说说他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4分)

二、文学之约(33分)

(一)

“孝”是流淌在中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第8-10题。

【甲】“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文帝刘恒,贵为帝王,却以仁孝闻名天下,母亲病重时亲自为母尝药,侍母从不xiè怠。春秋时期的仲由,早年家中贫寒,常吃野菜,却甘愿“百里负米”回家,尽心照顾父母。开国元帅陈毅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