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实验01食物在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实验目标透析:课标解读+重点先知,精识目标教材知识链接:教材解析+知识渗透,融会贯通实验过程精讲:实验全析全解,全面掌握实验要点速记:
实验目标透析:课标解读+重点先知,精识目标
教材知识链接:教材解析+知识渗透,融会贯通
实验过程精讲:实验全析全解,全面掌握
实验要点速记:要点解析+典例精讲,重点提升
实验提升专练:真题感知+模拟提升,双向突破
2022新课标
课标解读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1.能够设置对照实验
2.学会唾液的采集方法
3.能够对实验做出分析
重点先知:
学会唾液的采集方法
对照试验的设置
人体环境的模拟
新旧教材对比
1、【讨论】旧教材:在口腔内,唾液对淀粉有无消化作用?为什么?
新教材:食物在口腔中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为什么?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
2、旧教材是给出一个咀嚼馒头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讨论实验方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新教材:给出一个咀嚼馒头的变化,直接给出问题、假设和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对学生能力要求有所降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旧教材是【探究.实验】,新教材是【验证实验】。
(1)“【探究目的】”改为“【目标】”,老教材:说明食物在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新教材:验证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化学性消化。“【材料用具】”:去掉了“三脚架、酒精灯、面粉”,增加了“镊子、消毒棉絮、淀粉糊、清水、37oC的温水、凉开水”。
【方法步骤】
(2)新教材去掉了情境分析,根据变化直接提出问题。
(3)旧教材让学生小组制订实验方案并实施,新教材给出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
验证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材料用具】
试管,烧杯,温度计,量筒,玻璃棒,镊子,消毒棉絮,馒头,淀粉糊,碘液,清水,37oC的温水,凉开水等。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分小组,每位同学取一小块馒头细细咀嚼,体验咀嚼过程中味道的变化。根据味道的变化,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中是否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2.作出假设
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化学性消化
3.根据假设,进行实验
(1)用凉开水漱口后,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min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并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在小烧杯中。注意:如果一次取得的唾液量比较少,可以反复进行几次。
(2)取2支试管,分别贴上标号为1、2的标签,按照表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将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情况填入下表中。
处理方法
分组实验
试管1(实验组)
试管2(对照组)
添加淀粉糊
2mL
2mL
添加唾液
2mL
——
添加清水
——
2mL
在37oC水中保温
10min
10min
滴加碘液
2滴
2滴
颜色变化情况
1.实验目的:验证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2.消化的相关概念
(1)消化的定义: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2。
(2)消化的方式: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化学性消化是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如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氨基酸,淀粉初步消化为葡萄糖,脂肪初步消化为脂肪酸、甘油。
3.实验原理: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主要是唾液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37℃是人体口腔的温度,最适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1、设置对照实验
【典例01】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①和③试管加入的唾液,②试管加入的是清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是为了与口腔内温度保持一致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D.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答案】D
【详解】A.人体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37C时消化酶的活性最强,本实验所有试管都要进行37C水浴加热,A正确。
B.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B正确。
C.①与③变量是搅拌,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正确。
D.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试管②③号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2、在37oC的水中保温模拟人的口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2单细胞生物(提升讲义)生物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解析版).docx
- 1.2.2单细胞生物(提升讲义)生物苏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
- 2025.07初一生物期末试题.docx
-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4-2025学年初一下册生物期末抽测试卷(教师版).docx
-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4-2025学年初一下册生物期末抽测试卷(解析版).docx
-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4-2025学年初一下册生物期末抽测试卷(原卷).docx
-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 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