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并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郑和下西洋;明、清前期的科技、建筑、文学、艺术及经济发展。康熙时代的中国,虽然许多病根已经长期隐伏,呈现于世界的却是盛世。——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康乾盛世”下的危机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富国”三.人口的增长——“饥饿的盛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
学习目标1.史料实证:通过图文史料,依据问题,自主概括清代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能力。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结合图文史料,分析清代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从内、外因体会盛世下隐藏的巨大危机,提升全面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通过探究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升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要协调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思考:大清帝国是盛世繁华还是危机四伏?材料一:直到18世纪,当时正处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多民族国家统一大大巩固。如果只把它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而不进行世界的横向性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仍具有活力,仍在继续发展,18世纪的中国确有值得称道的巨大成就。——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二: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候杨方《盛世启示录》材料三:“清帝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停滞不前。——马嘎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
清初形势图1.原因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河南)自明季以来,兵火相仍,郡邑丘墟,土田荆棘,户口耗减……——(顺治年间)《河南通志》(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朝疆域图(1820年)周臣《流民图》思考:清朝初期的社会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乾隆在位60年,1636—1796)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顺治(在位18年,1638—1661)祀先农,行耕耤(jiè)礼。康熙(在位61年,1661—1722)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在位13年,1722—1735)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清代开荒执照《耕织图》想一想:为什么雍正帝要把自己画入《耕织图》中?(2)清朝前期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稳定;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1.原因康(雍)乾盛世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统计年代耕地面积(顷)顺治十八年(1661年)5493576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6078430雍正二年(1724年)6837914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思考:面对清初的状况,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生产?
②兴修水利工程《黄河治水图》《治河方略》靳辅(河道总督)康熙帝亲政后,他把治河、三藩、漕运列为三件头等大事,“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以备日夜观看思考。2.表现: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治理黄河、大运河等,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数据来源:吴宾《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2.表现: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宋:“苏湖熟,天下足”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清:“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新的商品粮基地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2.表现: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之大计”粮食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影响:大幅度提高粮食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