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菇种植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荪菇种植培训课件欢迎参加竹荪菇种植全流程培训课程。本课件将系统介绍从菌种选择、环境配置到采收加工的每一步,助力现代农业高效增收。我们将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帮助种植户实现高品质、高效益的竹荪菇生产。请跟随课程,全面掌握竹荪种植核心技术。

竹荪菇简介学名与分类竹荪,学名Dictyophoraindusiata,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竹荪科,是担子菌亚门异型担子菌纲中的一种著名食药用菌。形态及美誉其独特的“白色网裙”造型,被誉为“菌中皇后”,不仅美观亦富营养。食药兼用竹荪既是高档食材,又具保健功效,对增强免疫、降血压等有积极作用,荣获多项食药应用研究肯定。

市场前景与价值产值增长截至2024年,全国竹荪产业年产值已超30亿元,规模持续扩大。新兴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势头迅猛。出口扩展大批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成为国际高端食材市场的重要选手。高端应用作为高档烹饪与保健食品,竹荪在餐饮、健康食品领域均有稳定需求,带动产业链增值。

主要品种介绍普通竹荪产量高,适应性强,是当前种植区的主打品种,适合推广初学者选择。长裙竹荪裙部长,外观更美观,深受高端餐饮市场青睐,商品价值高。红竹荪色泽偏红,较为稀有,售价高,一般用于精品礼盒及礼品市场。

生态与生物学特性环境需求生长最适温度区间为18℃至25℃,空气湿度保持在80%~95%,十分喜阴畏光。“见光死”特性子实体极易因强光照射迅速老化变质,因此种植时要重点预防阳光直射。生态适应性富含有机质的湿润土壤环境下竹荪生长旺盛,对土壤松软度有较高要求。

竹荪的生命周期孢子萌发优质孢子首先在适宜环境中发芽,成为初生菌丝体,奠定产菇基础。1菌丝扩展菌丝迅速在基质或土壤中蔓延,吸收营养,积累生长能量。2原基形成菌丝充实后形成原基,是子实体萌发的前奏阶段。3子实体发育与采收原基进化为成熟子实体(竹荪菇),适时采收确保品质最佳。4

生长环境要求环境要素要求光照避光,无阳光直射有机质有机质充足,促进菌体生长土壤类型壤土或轻砂壤土,pH6~7良好的环境条件是竹荪高产高质的前提。建议提前进行土壤改良与遮阴措施布置。

种植方式概述室内袋栽可控环境、标准化操作,产量高且便于规模管理,适用于产业化大棚生产。竹林地栽充分利用竹林资源,实现竹-菌共生,投入低,周期快,有助生态循环。

竹林地栽的优势林下利用灵活利用林下空间,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土地资源二次开发。生态共生菌菇与竹根互补生长,增强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利绿色生产。抗杂菌感染林间气流好湿度稳定,自然屏障减轻杂菌污染风险,提高管理便利度。

主要原料配比主体原料麦秆20%~30%稻草15%~20%玉米芯10%~20%辅助原料麸皮10%牛粪15%辅料10%科学配比合理原料比例确保基质营养均衡,为后期高产提供坚实基础。

原料准备与处理1堆料拌匀所有原料按比例称重、充分混合,基质颗粒均匀,无大块物。2发酵消毒堆料喷水至含水率50%~60%,覆盖塑料膜,堆放发酵杀灭杂菌。3翻堆控温定时翻堆,保证温度均匀,避免局部高温导致腐败,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

营养基制作步骤混合堆料合理配料后进行混合码堆,充分融和各种营养成分。1覆膜发酵堆体用膜覆盖,5~7天内保持湿热环境促发酵。2温室加热秋冬时节气温低时采用温室加温,确保发酵彻底,为菌体生长创造良好基底。3

基质灭菌工艺121℃高温杀毒通过121℃蒸汽灭菌,确保两小时全程高温,彻底杀灭杂菌。2次二次灭菌关键环节,部分种植户采用二次高温灭菌,提升基质纯净度。100%纯净保障灭菌彻底可有效避免后期菌袋发臭、杂菌感染等问题。

培养袋制作要点规范装袋每袋装重控制在1.5~2kg,便于搬运与后期出菇均匀。双端加固两端进行加固处理,一般用扎带或缝线,防止搬运过程中袋体破损。标签标识制作后及时标注批次、日期,便于追踪和管理。

竹林地沟设计与开挖选地优先选用坡度小于25°、通风良好的竹林地,有利排水与菌体生长。划线挖沟根据竹间隙划定沟槽,建议沟间间距≥110cm,确保菌菇密植不互相影响。深度适中沟深适宜,不宜过浅或过深,保证水分和养分供给均衡。

栽培床铺料与消毒床面布料底部铺设3~7cm厚的阔叶枝条或小径木材,有助疏松透气、蓄水保湿。生物消毒撒施生物杀虫剂或高温蒸汽消毒,全面杀灭有害生物,避免后期污染。卫生管理定期打理每床面,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有利高产。

层次式接种方法1第一层菌种选用优质块状菌种,均匀撒布于栽培床面,为后续发菌提供基础。2均匀间距菌块间隔3~6cm,既利于通气和营养转移,又能防止过密竞赛。3分层管理操作时分层铺设,提高菌丝覆盖率,后期萌发更快更整齐。

夹心泥应用技术覆盖保护每层菌种上覆一层细土泥,刚好遮住菌块,有效隔绝外界阳光与风干。保湿防失水夹心泥调节局部湿度,避免菌丝外露后失水干枯。促进萌发细土质地柔软,促进菌丝快速蔓延,为后期出菇营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