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05
四川
5101
省成都市地方标准
DB5101/T234—2025
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驿枇杷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longquanyiloquat
2025-07-16发布2026-01-16实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1/T234—2025
I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域保护范围 1
5质量技术要求 2
6检验方法 3
7检验规则 3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藏 4
附录A(规范性)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驿枇杷地域保护范围图 5
DB5101/T234—2025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令第80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及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归口、解释并负责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蔷果园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春华、陈栋、江国良、李靖、王玲利、王誉婷、张发全、曾道涵、苏天琼、涂美艳、何成勇、宋海岩、潘忠妮
DB5101/T234—2025
1
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驿枇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驿枇杷产地范围、质量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2年第97号公告批准保护的龙泉驿枇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1245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23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23200.1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23200.1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GB23200.1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33129新鲜水果、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通用操作规程
SN0157出口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残留量检验方法
NY/Y789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
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
NY/T3102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龙泉驿枇杷longquanyiloquat
在本文件规定的保护范围内,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质量技术要求生产的大五星枇杷。
4产地范围
DB5101/T234—2025
2
龙泉驿枇杷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质量技术要求
5.1品种大五星。
5.2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色土或紫色土,土壤质地为砂壤或壤土,土层厚度≥5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5m以下。
5.3栽培管理
5.3.1育苗
以枇杷实生苗为砧木嫁接繁殖。
5.3.2定植
定植时间9月至11月或次年2月至3月;密度:每公顷栽植株数≤650株。
5.3.3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全年施腐熟有机肥≥45t/hm2。
5.3.4花果管理叶果比≥20:1。
5.3.5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5.4采收
4月下旬至6月分批采收。
5.5质量特色
5.5.1感官特色
果实呈圆形或卵圆形;果面金黄或橙红色,表面光滑,色泽靓丽;果肉橙红色,质地细嫩,酸甜爽口,口感浓郁。
5.5.2理化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