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汇编含答案解析(16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孝文皇帝,虽于大臣持法不纵,然性宽慈。进食者曾以热羹伤帝手,又曾于食中得虫秽之物,并笑而恕之。宦者先有谮帝于太后,太后大怒,杖帝数十,帝默然而受,不自申明。太后崩后,亦不以介意。
孝文皇帝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济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常从容谓史官曰:“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于民,史复不书,将何所惧?”南北征巡,有司奏请修道,帝曰:“粗修桥梁,通舆马便止,不须去草铲令平也。”凡所修造,不得已而为之,不为不急之事损民力也。巡幸淮南,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民稻粟无所伤践。
(选自《魏书·帝纪第七》,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并笑而恕之?????????(2)恒思所以济益????
(3)常必躬亲?????????(4)必留绢以酬其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又曾于食中得虫秽之物”中的“于”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皆以美于徐公 D.至于斟酌损益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默然而受,不自申明。
??????????????
(2)不为不急之事损民力也。
??????????????
4.一代大儒真德秀评价孝文帝:“元魏孝文号为贤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
??????????????
【答案】
1.宽恕救助,帮助亲自通“值”,价值2.A
3.(1)皇帝默默地忍受,不为自己辩解。
(2)不做不必要的事情浪费百姓的人力物力。
4.[示例]孝文帝天性宽慈,即使面对不敬和冒犯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处理;在听取和处理政事时,能够虚心接受好的建议,并且同情百姓的疾苦,时常考虑为百姓谋取利益;他还要求史官如实记录时事。这些事例都能表明孝文帝的“贤”,他是一位“贤主”。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句意:(帝)总是笑着宽恕他。恕:宽恕。(2)句意:常思考如何对他们有益。济:救助,帮助。
(3)句意:常常一定亲自参与。躬:亲自。(4)句意:一定要留下绢来补偿其价值。直:通“值”,价值。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辨析。
“又曾于食中得虫秽之物”句意:又曾因为在食物中得到虫子等秽物。于:在。
A.介词,在;B.动词,到;C.动词,比;D.与“至”一起做连词,表示另外说一件事;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字词:
(1)默然,沉默的样子;受,忍受;申明,辩解。(2)为,做;损,耗费、浪费。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高祖孝文皇帝,虽于大臣持法不纵,然性宽慈”,可见孝文帝天性宽慈,即使面对不敬和冒犯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处理;结合“孝文皇帝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济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在听取和处理政事时,能够虚心接受好的建议,并且同情百姓的疾苦,时常考虑为百姓谋取利益;他还要求史官如实记录时事。这些事例都能表明孝文帝的“贤”,他是一位“贤主”。
参考译文
高祖孝文皇帝,虽然对大臣们执行法令不宽容,然而性情宽厚仁慈。进餐时曾经因为热汤伤了帝的手,又曾因为在食物中得到虫子等秽物,(帝)总是笑着宽恕他。宦官中有人以前在太后那里告发过帝,太后非常生气,用杖刑责打了帝几十下,帝默默承受,并不为自己申辩。太后去世后,也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孝文皇帝听取观看政事,无不从善如流。哀怜百姓,常思考如何对他们有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的礼仪,常常一定亲自参与,不因寒暑而疲倦。帝经常从容地对史官说:“直接书写时事,不要忌讳国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