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是我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项正确,《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错误,《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天津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俄、美、英、法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故本题选B。
2、下事件时间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张謇开办大生纱厂②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③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建立同盟会④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①大生纱厂是张謇于清末创办的一所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1899年5月23日,大生纱厂开工投产。②1865年9月20日,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该机构是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③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④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退位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因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应为②①③④。故本题选B。
3、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表现阳位的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中国古代地名和该地相邻的山水关系密切,多以“阴”“阳”体现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山之南称为阳,山之北称为阴,与此相反,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故表示阳位的为山之南,水之北。故本题选A。
4、金砖国家一共有五个,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四个国家,其中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个。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我国的陆地邻国有14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故本题选B。
5、()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应“惟陈言之务去”。
A.柳宗元
B.韩愈
C.欧阳修
D.王安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B项正确,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C项错误,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有《欧阳文忠集》传世。D项错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