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22页(共NUMPAGES22页)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一.默写(共20小题)
1.(2025?长沙二模)【任务二:诗文长廊】根据“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这一主题,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同窗留言中,小磊写道:“虽然要分别,但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说‘,’,真正的友情不会被距离阻隔,”
(2)毕业季晚风拂过操场时,小文不禁想起崔颢《黄鹤楼》中所写的“,”——那些与伙伴奔跑的身影终将如黄鹤振翅远翔,但教学楼的晚霞永远定格着我们的青春年华。
2.(2025?开福区校级三模)“丹青画社”开展了“我为图画配诗文”的活动,请你根据画面和情感匹配诗文。
画面
意境与情感
诗文
教室里,有的学生在认真学习,有的在作思考探究状。
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
①,。(《论语》)
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洁净而庄重。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②,。(周敦颐《爱莲说》)
3.(2025?莱芜区模拟)根据原文默写。
(1),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笔墨描绘塞外奇观,展现壮阔雄浑意境的诗句是:,。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借“酒”直抒戍边将士复杂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5)小雨漫步江南古镇,见暮春落花随风入池,不禁联想到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暗喻时代变迁的句子:,。
4.(2025?江口县三模)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3)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4),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一抹晚烟荒戍垒,。(纳兰性德《浣溪沙》)
(6)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艾青《我爱这土地》)
(7)[《行路难》(其一)]一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8)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借春蚕自缚、蜡烛自煎写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5.(2025?鼓楼区校级模拟)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2)李白《行路难》中,运用宗悫的典故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两句,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画面,渲染了沉重、紧张的氛围。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含新旧交替哲理的诗句是:“,。”
6.(2025?琼山区校级二模)【任务:学经典,体悟诗词文化】
下面是小阳学习古诗文时做的比较阅读笔记,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同一意象
落花
芳草鲜美,(1)。(陶渊明《桃花源记》)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明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2)。(李煜《相见欢》)
(3)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同一主题
生活情趣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从今若许闲乘月,(4)。(陆游《游山西村》)
奉献精神
为了感谢临近退休的李老师,赞扬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打算选择题有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明信片相送。这两句诗,也可以换成(5):“,(6)。”
同一手法
用典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看孙郎”与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7)“,(8)”用了同一人物的典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作文》.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语法知识》.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名著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句子衔接》.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基础字词》.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病句辨析》.docx
- 2025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作文》.docx
- 2025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语法知识》.docx
- 2025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
- 2025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docx
- 2025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中等生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