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中国史课件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肆
新中国社会变迁
伍
新中国外交关系
陆
新中国史课件讲稿
壹
新中国成立背景
贰
新中国政治发展
叁
新中国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背景
第一章
抗日战争胜利
增强民族自尊心,奠定民主革命基础
胜利意义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侵华道路
战争背景
国内政治形势
01
1946年至1949年,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爆发全面内战,最终共产党取得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铺平道路。
02
共产党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分配土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广泛支持。
03
许多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从支持国民党转向支持共产党,为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文化支持。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内战
土地改革运动
知识分子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成立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胜利
政权正式建立
政协会议定名
新中国政治发展
第二章
政治体制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成为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0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重要形式,形成独特的政治合作模式。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02
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03
政策与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权。
土地改革运动
1951年至1952年,针对党政机关和工商业中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现象,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
政策与运动
大跃进运动
文化大革命
01
1958年至1961年,为实现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政策和运动。
02
1966年至1976年,发动群众进行政治运动,旨在深化社会主义革命,但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乱和损失。
政治改革与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土地改革
01
1984年,中国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放宽了对私营经济的限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02
政治改革与开放
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交流。
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推行干部制度改革、加强法制建设等,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治体制改革
新中国经济发展
第三章
经济体制转型
1949-1956从半市场到计划
计划经济转型
1978年后向市场经济转变
市场经济转型
重要经济计划
奠定工业化基础
一五计划
发展目标与战略
四个现代化
改革开放与经济崛起
对内改革举措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国企引入市场机制
对外开放成果
引进外资技术,GDP持续增长
新中国社会变迁
第四章
社会结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率的显著提升。
城市化进程加速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获得了解放,参与社会劳动和政治活动,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妇女地位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推广义务教育,提高了全民文化水平,改变了社会结构。
教育普及与提高
文化与教育发展
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极大提升了国民文化素质。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0年后,中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化体制改革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大学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高等教育的扩张
01
02
03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01
02
初创阶段
1949-1978,保障基本需求
改革推进
1978后,覆盖城乡全民
新中国外交关系
第五章
外交政策演变
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推动了与多国的友好关系。
0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转向多元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02
改革开放与外交多元化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
03
“一带一路”倡议
重要国际事件
中国加入联合国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建交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的隔绝状态,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1978年,中日两国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