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当前,我国已迈入信息社会,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生物识别信息
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不仅可以用于身份核验,还具备巨大的商业价值。生物识
别信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相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不法
分子通过侵害生物识别信息,损害个人的信息安全,甚至会导致社会风险、侵害
国家安全,因此保护生物识别信息迫在眉睫。我国刑法目前将生物识别信息的保
护依附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且未具体规制侵犯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
存在立法空白。相较于普通个人信息,生物识别信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殊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村干部公务员考试资料.doc VIP
- 2025年中考初中英语动词的时态语法讲解复习课件.pptx VIP
- 2024年幼儿园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题1(附参考答案).doc
- 第5讲 基片集成波导 I.ppt VIP
- (高清版)DB44∕T 2568-2024 《灌区信息化设计导则》.pdf VIP
- GB50810-2012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综合薪酬福利体系优化策略与实践.doc
- 银行业智能风控与反欺诈系统建设方案.doc VIP
- nm248 1 sectools secimage工具用户指南.pdf VIP
- Q∕GDW 11309-2014 变电站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