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三难困境的形式反驳-计算机科学-区块链-形式安全.pdf

区块链三难困境的形式反驳-计算机科学-区块链-形式安全.pdf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块链三难困境的形式反驳

DrCraigS.Wright

UniversityofExeterBusinessSchool

Exeter,UnitedKingdom

cw881@exeter.ac.uk

2025年7月18日

本摘要

译所谓的区块链三难困境断言在同一区块链协议中同时实现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是不可

中能的。本文正式驳斥了这一命题。通过谓词逻辑、形式自动机理论、计算复杂性分析以及图论

1中的继电器拓扑度量——特别是巴兰网络路径冗余模型——我们证明三难困境构成了一类错误,

v混淆了不同的分析领域,并依赖于未经证实的原因假设。我们进一步揭示它依赖于从有缺陷的

9

0系统实现中得出的组成谬误。提供了一个构造性反例:一个展示无界交易吞吐量、在对抗负载

8下具备加密安全性和多路径去中心化传播的区块链协议。此示例不是假想的,而是基于由紧凑

5

0区块继电器、SPV验证和IPv6多播支持的协议设计实现的。三难困境被揭示为并非协议架构法

.

7则,而是一个由于不精确性和设计悲观主义而维持的经验性谬误。

0

5关键词:区块链可扩展性,形式安全,巴拉网络模型,图论去中心化,自动机理论,谓词逻辑,

2

:逻辑谬误,区块链协议设计,SPV,多播传播。

v

i

x

r

a1介绍

常被引用的区块链三难困境断言,没有任何区块链协议可以同时满足三个理想条件:安全性、

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形式上,这表述为全称否定:

∀M∈C,¬(1(M)∧2(M)∧3(M)),

其中,C表示所有区块链协议配置的空间,而谓词1、2和3分别对应安全性的定义标准、可

扩展性和去中心化的定义标准。这一三难困境在行业和学术讨论中被广泛引用,通常作为协议设计

中的必要权衡约束呈现。

然而,这个三难困境在形式方法、分布式系统理论或计算复杂性方面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它

被断言但没有推导过程,其术语经常未定义或在语义领域中混淆。此外,尽管三难困境是从特定的

历史条件下的架构的经验观察中得出的——而不是从任何已证明的理论限制中得出的,但它通常被

视为设计公理。

1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进行了区块链三难困境的形式化批评和反驳。我们的方法结构如下:

1.我们首先基于自动机理论、复杂性理论和图论中被接受的模型,分别给出每个谓词——安全

性、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的确切定义。

2.我们然后识别并检查三难困境框架中的逻辑谬误:具体来说,是将异质属性类型混为一谈的

类别错误,将网络拓扑与安全退化连接起来的虚假因果链,以及将实现特定限制泛化为普遍

约束的合成谬误。

3.我们构造了一个基于数学的反例协议B,该协议同时满足所有三个属性,从而通过存在性矛

盾证伪了普遍三难困境主张。

4.我们引入了一种架构改进——IPv6组播,虽然这不是解决三难困境所必需的,但在部署时会

轻易地使其核心传播成本假设失效。

分析以精确的逻辑结构和基于谓词的评估进行。我们仅限于必要的假设,并引用网络弹性理论

[1]和原始比特币协议规范[2]中的经典结果。

我们得出结论,区块链三难困境并非源自形式推理的约束,而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于合理化架

构上的缺陷。其持续使用通过将无根据的假设嵌入设计空间来阻碍协议创新。我们的结果显示,可

扩展性、安全

文档评论(0)

zike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