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第13练 光学 近代物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光学近代物理

第13练光学近代物理

[保分基础练]

1.(多选)(2024·福建莆田市质量检测)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

A.电子的动能变小 B.电子的电势能变小

C.氢原子总能量变小 D.氢原子吸收能量

答案BC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氢原子总能量变小,氢原子释放能量,C正确,D错误;电子从高轨道跃迁到低轨道,可知电子的电势能变小,电子的动能变大,A错误,B正确。

2.(多选)(2024·云南昆明一中、银川一中一模)如图所示,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O点为圆心,直径AB和垂直纸面足够大的屏PQ相互平行。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垂直于直径AB方向射向玻璃砖,入射点由A点逐渐移动到B点,发现PQ上先出现a光的光斑,再出现b光的光斑,随着时间推移,b光光斑先消失,a光光斑后消失,由此可判断()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

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

C.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

D.分别通过真空中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答案BC

解析入射点由A点逐渐向B点移动时,玻璃砖右侧入射角逐渐减小,由于先出现a光的光斑,故a光在玻璃砖中的临界角大,故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A错误,B正确;因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小,故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C正确;因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故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通过真空中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错误。

3.(多选)(2024·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二诊)如图所示,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其中频率最高的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阴极K上时,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管阴极K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5.75eV

B.这些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发出6种频率的光

C.若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能使光电流为零,则可判断图乙中电源右侧为正极

D.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核外电子动能增加

答案ABD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光子的能量为E=-0.85eV-(-13.6eV)=12.75eV,由题图丙可知遏止电压为7V,所以光电子的初动能为Ek=eUc=7eV,所以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W0=E-Ek=5.75eV,故A正确;这些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发出C42=6种频率的光,故B正确;若调节滑片使光电流为零,需要施加反向电压,即电源左侧应该为正极,故C错误;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库仑力做正功,核外电子动能增加,故

4.(2024·湖北宜昌市二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完成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图,单缝S0、屏上的P0点均位于双缝S1和S2的中垂线上。在双缝与屏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的均匀介质,屏上P点是P0点上方的第4条暗条纹的中心,P点到P0点的距离为x。已知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L,则双缝S1和S2的距离为()

A.7Lλ2nx B.4Lλnx C

答案A

解析P点为第4条暗条纹的中心,设相邻暗条纹间距为Δx,有x=72Δx,光在介质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v,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根据光射入介质中频率不变,有v=λf,c=λf,n=cv,可得λ=λn,根据公式Δx=Lλd,代入解得

5.(多选)(2023·辽宁省名校联盟一模)如图,一种柱状透明体的横截面是由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和一个14圆OBC组成,OB=R,一束单色光从OA边中点D垂直OA进入透明体,第一次到达AB边上的E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再经过BC边上的P点到达OC边上的Q点(部分光路未画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从D点到P点的时间为(2+

B.光线从D点到P点的时间为(2

C.光线在P点也恰好发生全反射

D.光线在P点的折射角等于在Q点的折射角

答案BD

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第一次到达AB边上的E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则全反射临界角为45°,则有sin45°=1n,解得透明体的折射率为n=2,光在透明体中的传播速度为v=cn=22c,根据几何关系,光线从D点到P点的传播距离为s=12R+12R+32R=2+32R,光线从D点到P点的时间为t=sv=(22+6)R2c,故A错误,B正确;设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则有sinθ=R2R=1

[争分提能练]

6.(2024·四川成都市一检)2022年10月31日,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进行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程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