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docVIP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理解

1.文言文阅读。

掩耳盗铃

吕不韦撰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

亡:_____________?钟:__________

则:__________?负:_______________

锤(chuí):____________?况(huàng)然:__________

遽(jù):_________悖(bèi):_______

[2]写出句子的意思:

范氏之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恶人闻之,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悖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文阅读。

冯梦龙《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②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②靠下。③更加。

[1]简述上文所说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本文使你听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感悟。?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

少女:________????故:________

[2]翻译: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学习精卫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外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2]解释“之”字在句中的意思。

(1)反归取之。(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

(3)至之市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文阅读。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__________)?此独以跛之故(__________)

[2]翻译下列的句子。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文档评论(0)

凋零的玫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