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docVIP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古诗词阅读理解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但他从“__”想象出“__”,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心情由___转为___。

[2]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正确理解是(?)

A.也许是园主可怜他爱惜的青苔,怕我的木屐把它踩坏。

B.也许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3]读后两句诗,你想象到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下面也能反映此哲理的诗句是(?)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诗句中“潜”字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3]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的美丽景象,“____”与“_____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4]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A.触觉?B.听觉

C.视觉?D.嗅觉

[5]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的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是想象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3.按要求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4]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5.阅读与理解。

(甲)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③小雨润如酥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⑤烟柳满皇()。

(注释)①杨花:指柳絮。②才思:才华和能力。③天街:京城街道。④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⑤绝胜:远远胜过。

[1]从“不久归”可以看出,可以作为甲诗的标题的一项是()

A.晚春?B.新春?C.早春?D.立春

[2]按照押韵规律,乙诗括号里的字应为“?”,读作“?”。()

A.宫gōng?B.都dū?C.城chéng?D.京jīng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景。甲诗中,“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能“解”,而且还有“才思”想象之奇,实为诗中罕见;乙诗将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烟

文档评论(0)

153****30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