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docxVIP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山川入画韵悠长(30分)

山水中的诗句。

所见之景

句子

所生之情

离离草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

(崔颢《黄鹤楼》)

目之所及,草木茂盛,景色苍茫,引人生发思乡愁绪。

②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海边人民生活在莽莽榛榛的荒野草丛中,多么凄惨可怜。

亭亭树

③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冬日酷寒,刚劲的松枝仍坚挺而立,其坚韧风骨令人心生敬佩。

④树树皆秋色,____。

(王绩《野望》)

昏黄夕照下,层层树林皆染秋色,举目四望一片萧瑟,伤感之情因而生发。

鸣啼禽

⑤征蓬出汉塞,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⑦____

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____。

(欧阳修《采桑子》)

水面无风,光滑如镜,船动不觉,沙鸟惊飞,如梦如幻间,惬意心绪浮动,钟爱情怀涌现。

1.补全表格内容。

2.下面这首诗中的蝴蝶与子规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和⑤⑥两句中的哪一句相契合?请结合整首诗,从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进行赏析。

春夕①

【唐】崔涂②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

【注】①《全唐》此诗题下注有“旅怀”二字。②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孤独异乡人”。③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尺素中的自然美景

(甲)与顾章书

仆①去月谢病②,还觅薜萝③。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⑤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⑥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⑧,岂徒语哉!

【注】①仆:旧时自己的谦称。②去月谢病:上月因病而自请退职。③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为隐者服饰,这里指作者此时正准备隐居。④岫:山穴,山洞。⑤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⑥重(zhònɡ):重视。⑦办:具备。⑧出自《论语》“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

(乙)简①张传山

园中荷花已大放矣,闹红堆里不少游鱼之戏,惟叶多于花,浑不辨其东南西北耳。倘能来,当雪藕丝,剥莲蓬,尽有越中女儿酒,素樽②若盏,可以供君一醉!

【注】①简:信件。②樽:盛酒器。

3.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为下列加点词选择合适的义项(填序号)。

素:A.素湍绿潭B.既素重幽居C.素樽若盏。

素:①没有染色的绢。②白色的。③朴素,质朴,不加修饰。④向来,平素。

4.小组就如何领略山川之美展开探讨,并做了如下记录,请你补充完整。

【讨论记录一】

◎(甲)文的“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联想:郦道元《三峡》中的“,”

想象:我的眼前展开了这样一幅画面。

◎(乙)文的“”

联想:《答谢中书书》中的“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想象:那些鱼儿似乎在对我说“”。

【讨论记录二】

相同点:两文的作者都想借此文表达的情感。

不同点:古人写信,还有一种目的是书信邀约,只不过邀约的方式有所不同:

。(结合两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

【讨论记录三】

这两封书信都没注明出处,但从写作风格来看,我们觉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