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代印度+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VIP

1.3+古代印度+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1.通过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和传播,初步了解古代印度社会(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阅读历史地图,了解印度河、恒河等的地理位置,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了解古代印度文明,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环境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跨学科纵横】思考古代印度和现在的印度是同一概念吗?有什么特点?古印度≠今天印度古代印度现今印度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又称为“印度半岛”,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印度作为自己的国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哈拉帕遗址摩亨佐﹒达罗遗址次大陆:面积比洲小,在地理上或政治上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都是城市遗址。从遗址看这两座城市的建设都经过精心规划。城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政治中心,有高大的公共建筑;下城是住宅区和工商业活动区,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街区整齐划一,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C23世纪BC324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基本实现统一BC187年BC1500年左右BC18世纪哈拉帕遗址摩亨佐·达罗遗址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阿育王宣扬佛教衰亡早期文明雅利安人古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3.文明发展历程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阿育王阿育王宣扬佛教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4.国家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印度北部)建立国家雅利安人5.鼎盛时期时间:国王:发展:首都: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华氏城——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前324年—前187年阿育王华氏城结果: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5.文明成就黄金之国大象之国阿拉伯数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数学文学宗教佛教婆罗门教黄金之国大象之国数字之国

领域具体成就金属冶炼军事数学文学社会制度宗教最早发现和使用黄金,被誉为“黄金之国”被称为“大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任务四:阅读教材12-14,除了种姓制度,古印度还有哪些文明代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种姓制度佛教佛教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由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2.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权3.种姓制度的内容132最高等级,掌管祭祀,拥有神权婆罗门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刹帝利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吠舍4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祭司贵族国王、武士、官吏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奴隶)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4、特点:【材料研读】阅读材料并根据课本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材料一:瓦尔那的社会等级地位取决于其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关系世袭。——培伦《印度通史》材料二: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摩奴法典》(第十卷)第96条材料三:不得以较低种姓氏与高级阶层结婚,使高贵的血统受到污染。——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①各等级世代相袭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③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实质:维护奴隶主特权的社会等级制度等级世袭贵贱分明职业固定实行内婚

《郑和航海图》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可接触者—贱民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摩奴法典》《摩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