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月实用中医模拟题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试题:10个月以内乳牙颗数计算正确的是()
A.6~8
B.4~6
C.2~4
D.8~10
参考答案:【B】
2.试题:喘证的病因主要可概括为外感与内伤两类,以下哪项不是喘证发病因素()
A.正气不足
B.饮食不当
C.外邪侵袭
D.情志不调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喘证的病因主要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劳欲久病等。正气不足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但不是喘证直接的发病因素,而是与喘证病情的虚实转化等相关。外邪侵袭可导致肺气壅塞而发喘;饮食不当,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等可损伤脾胃,影响肺的功能而引发喘证;情志不调,如忧思气结、郁怒伤肝等可影响气机,导致肺失宣降而喘。
3.试题:说明阴阳平衡是保持和恢复健康必要条件的语句是()
A.阳平阳秘,精神乃治
B.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C.阳非有余,阳亦不足
D.得谷则昌,失谷则亡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阳平阳秘,精神乃治”意思是人体阴阳平衡,阳气固密于外,阴气宁静于内,人的精神才会正常,强调了阴阳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A选项“得谷则昌,失谷则亡”强调的是饮食对生命的重要性;C选项“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主要说的是随着年龄增长阴气的变化及身体状态;D选项“阳非有余,阳亦不足”主要论述阳气的相关理论,均不符合题意。
4.试题:腓骨上端骨折之处,足下垂,小腿及足背外侧4个足趾感觉障碍,提示()
A.胫神经损伤
B.坐骨神经损伤
C.腓总神经损伤
D.股神经损伤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腓总神经在腘窝上方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向外下行,绕过腓骨颈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骨颈骨折时,易损伤腓总神经,导致小腿前外侧肌群瘫痪,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足下垂畸形,以及小腿前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而胫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小腿后侧肌群及足底内在肌麻痹,出现足跖屈、内收、内翻障碍,足趾跖屈、外展和内收障碍,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底感觉障碍。股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膝关节不能屈,踝关节与足趾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呈足下垂,小腿后外侧和足部感觉丧失。所以腓骨上端骨折出现足下垂及小腿及足背外侧4个足趾感觉障碍提示腓总神经损伤。
5.试题:黄疸初起目睛发黄,迅速至全身,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干苦,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A.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B.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D.清热利湿通腑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清热利湿通腑适用于湿热蕴结,热重于湿之黄疸,其症状表现为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侬,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该题干描述的症状与之相符,故答案选A。利湿化浊,清热退黄主要针对湿重于热的黄疸,症状以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为主,与题干不符,故B不选。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用于疫毒炽盛之黄疸,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与题干症状不符,故C不选。温中化湿,健脾和胃用于寒湿阻遏之黄疸,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与题干症状不符,故D不选。
6.试题:喘促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属于喘证中哪一证型()
A.肝气郁闭证
B.痰浊阻肺证
C.肺虚证
D.痰热郁肺证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喘促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此为肝气郁闭,气机逆乱,上冲犯肺,肺气不降所致,符合肝气郁闭证的表现。痰浊阻肺证多表现为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等;痰热郁肺证多表现为喘促气涌,胸部胀痛,咳嗽痰多,质黏色黄,或兼有血色等;肺虚证多表现为喘促短气,气怯声低,自汗畏风等。
7.试题:小儿风寒泻代表方,以下正确的是()
A.参芩白术散加减
B.藿香正气散加减
C.保和丸加减
D.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小儿风寒泻的治法为疏风散寒,化湿和中,代表方为藿香正气散加减。保和丸加减用于伤食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用于湿热泻;参苓白术散加减用于脾虚泻。
8.试题:湿邪致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