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12页).pptxVIP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12页).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钝化与进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第19课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失望、颓唐”?在“怀疑”什么?

一、畸形扭曲的政治:捍卫民国的抗争与北洋军阀统治·“宋教仁案”与“二次革命”的爆发分别说明了什么?·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帝制”的?·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仁人志士如何抗争袁氏专制?此过程说明了什么?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7月-9月,孙中山等国民党人讨伐袁世凯,发动了二次革命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12月,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5—1916年,唐继尧、蔡锷等领导发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1913年3月宋教仁北上组阁被刺杀1912年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性质,确定责任内阁制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讨伐袁世凯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最终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革命党人维护共和的斗争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一、畸形扭曲的政治:捍卫民国的抗争与北洋军阀统治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与派系之争1917.5“府院之争”1917.6张勋复辟1917.7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2.4第一次直奉战争1924.9第二次直奉战争1917.8孙中山护法运动1918年孙中山辞职,发表通电革命党人维护共和的斗争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孙中山(1918年)怎样理解孙中山的这则通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外交·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试图争取国际地位)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随即,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巴黎和会”外交失败问题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二、波峰波谷的经济:民族工业的春天与跳崖式的骤降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罢工的次数愈来愈多,罢工规模和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从1912年到1919年的七年间,罢工达130多次,比辛亥革命前的七年增加了一倍还多。——李侃《中国近代史》·根据左述材料及课文内容,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并思考其影响。·如何理解教材所言“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进而思考北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列强忙于欧战,市场出现空档,一战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荣宗敬、荣德生、张謇、周学熙等一批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理想与实践。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特点:发展较快,以轻工业为主,产业工人数量急剧增加影响:

三、新旧杂陈的习俗:开化的民国范与僵化的旧遗风请根据教材内容谈谈“开化的民国范”的表现。【流血的花轿·赵五贞自杀事件】1919年11月14日,长沙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南阳街眼镜作坊赵某之女年方21岁的赵五贞,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多次反抗无果,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出嫁当天在花轿中用剃刀刎颈自杀。僵化的旧遗风新旧杂陈文明演进道路上的“变态”折射出国家、社会转型过程的“常态”。从1919年11月16日-11月28日,在这13天内,二十六岁的毛泽东就赵五贞自杀事件这一件事,连续撰写评论文章十篇,其中湖南《大公报》九篇、《女界钟》一篇。深刻揭露腐朽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吃人的礼教旧道德,号召青年们起来摧毁旧社会腐朽的旧制度,成为“五四运动”旗帜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符号。

四、流派争锋的思潮:民主与科学初潮与尊孔复古逆流·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1914年12月,袁世凯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袁世凯接受“劝进”称帝。此两事件之间有无关联?如有关联,试阐述。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