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4-25八年级上·海南·阶段练习)阅读《雁门太守行》,按要求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设想“角声满天秋色里”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2.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黄金台”与“幽州台”同指战国燕昭王所建招贤台,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各异,请指出其不同之处。
【答案】
1.在深秋的季节,战场上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响彻天空。从听觉上渲染一种紧张悲壮的氛围,来表现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2.《雁门太守行》表达将士们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登幽州台歌》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和孤寂。
【导语】
《雁门太守行》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激烈场景,黑云压城的紧张气氛和军人的勇猛决心。诗人通过角声、金甲等意象表现出战斗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最后表达了壮士为国捐躯的悲壮豪情,与陈子昂的愁苦迥异,彰显决心与忠诚。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赏析。
结合“角声满天秋色里”这句诗可知,诗人描绘了在一片充满肃杀之气的秋景之中,号角声“满天”。诗人通过“满天”这个词,展现出号角声的响亮、密集且范围广泛,从听觉角度入手。在古代战争中,号角是用于指挥军队、传达作战信号的工具,大量的号角声同时响起,说明战场上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由此可知,诗人捕捉这个景象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悲壮的氛围,借助这种紧张的氛围来表现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为: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诗人在这里提到“黄金台”,表明将士们明白君主对贤才的渴望与重视,是君主给予了他们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机会。“报君”“为君死”直白地表达了将士们愿意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手持宝剑,不惜牺牲生命奔赴战场。这种为君主而战、为国家而战的行为,体现出将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由此可知,《雁门太守行》借“黄金台”表达了将士们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
结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知,诗人登上“幽州台”(即黄金台),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主。自己处在这样一个孤独的时空里,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无法实现心中的抱负。“独怆然而涕下”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和悲伤,这种情感源于他怀才不遇的境遇,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由此可知,《登幽州台歌》借“幽州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和孤寂。
(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陆游曾对李贺的诗作出“五色炫耀,光夺眼目”的评价,请从本诗中选取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语进行分析,以体现陆游的评价。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字,写出了敌军人数众多,用浓重的色彩刻画出敌军的嚣张气焰;“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金”字,表现阳光照耀甲胄时的耀眼夺目,用鲜明的色彩写出了我军将士的英姿勃发不可侵犯。
(2)尾联借燕昭王筑台放金招揽天下贤士(或“黄金台”)的典故,歌颂了边疆将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同时借将士之口表达了诗人忠君爱国的情感。
【导语】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通过丰富的色彩运用和形象描绘,营造出紧张和悲壮的氛围。诗中以“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等色彩意象,展现出战场的萧杀与苍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尾联的呼号表露了诗人誓死报国的坚定决心与忠诚豪情。整体而言,诗作通过动态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揭示出战事的严酷以及将士的勇毅精神。
【详解】
(1)本题考查字词赏析。从色彩的角度鉴赏诗歌。诗中一共有三处色彩:“黑”“金”“紫”。“黑”“金”出现在一二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为: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黑”,用黑形容云,借黑云写敌军来势凶猛,渲染兵临城下的危急气氛;“金”,用铠甲上金光闪烁,表现我军的士气高昂;“紫”出现在第四句:塞上燕脂凝夜紫。意为: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用“燕脂”和“紫”写血迹的颜色,暗示双方有大量伤亡。这些浓艳斑驳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黯然凝重的氛围,烘托了战争的悲壮惨烈。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示例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诗人用“黑”色表现敌军人数众多,黑压压一片,暗喻敌军嚣张的气焰;用“金”色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三峡》相关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上海市春考语文真题之现代文阅读2逐题解析与答题指导.docx
- 2025年新高一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层进式分论点的设计.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语境默写专练.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理解性默写常见错别字汇编.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的表达技巧整理.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挥洒奉献之笔,谱写青春华彩乐章.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分论点写作指导含主题示例.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人民日报》高级替换句.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风动画让经典“活”在当下从《白蛇:缘起》到《长安三万里》再到《聊斋:兰若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