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县普觉、道坨、桃子坪和高地超大型铁锰矿.docx

贵州省松桃县普觉、道坨、桃子坪和高地超大型铁锰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4

贵州省松桃县普觉、道坨、桃子坪和高地

超大型锰矿床

在贵州省松桃县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的发现过程中,勘查与科研协同互动的做法功不可没,实现了中国锰矿找矿史上的最大突破。

一、任务来源

锰是国家战略紧缺关键矿产之一,广泛用于钢铁冶金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黔东地区锰矿找矿的任务来源主要有基础性公益性锰矿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整装勘查区商业性锰矿勘查项目两大类,主要由贵州省地矿局一〇三地质大队牵头,并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完成。

(一)基础性公益性锰矿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

主要有国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整装勘查区、矿集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专项填图与找矿预测等项目,原国土资源部锰矿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贵州省地勘基金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项目等。

(二)整装勘查区商业性锰矿勘查项目

主要有中国五矿集团、重庆乌江实业集团、广东鹰泰集团、贵州省地矿风险勘查投资公司、贵州桃子坪矿业公司和松桃三和锰业集团公司等国企、民企出资进行的松桃普觉、道坨、高地、桃子坪等地区的锰矿风险勘查评价项目。投入锰矿勘查资金共约6亿元。

二、找矿思路确定

(一)找矿的历史背景或政策

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贵州省地矿局一〇三地质大队在松桃地区发现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以来,通过近30年的锰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使黔东及毗邻区成为中国重要的锰矿资源基地之一。但由于露头矿、浅部矿发现殆尽,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黔东松桃地区锰矿地质找矿几乎没有大的进展,新增资源量几乎为零。

2008年8月,贵州省地矿局与铜仁市人民政府在贵阳签订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全国创建了地方政府、地勘单位、企业“三位一体”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开展铜仁地区锰矿等优势矿产合作勘查,具体由贵州省地矿局一〇三地质大队承担。2010年和2012年,铜仁地区锰矿合作勘查分别列为贵州省首批整装勘查区项目和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计划第二批整装勘查区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基础性公益性地质项目支持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铜仁市人民政府长期关心支持,引进央企、民企数亿元风险勘探资金,通过贵州省地矿局一〇三地质大队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锰矿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10多年的艰苦探索与奋斗,锰矿地质找矿实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突破,新发现松桃普觉、道坨、桃子坪和高地等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一批大中型锰矿床,新增备案的锰矿资源量逾6×108t,在全国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被业内誉为《找矿突破的“铜仁模式”》(《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5月19—20日头版头条进行连续报道),是贯彻落实“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的重大成果,被誉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二)初始找矿线索、信息

贵州省地矿局一〇三地质大队经过20世纪长达30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黔东及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空间展布的三大规律,进行找矿预测。

1)厚度规律。锰矿体的厚度、品位与中南华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即含锰岩系)的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太薄则无锰矿产出。认为赋存菱锰矿工业矿体的含锰岩系厚度一般应大于15m。

2)方向性与等距性规律。认为锰矿床的分布受古构造控制,具有北东方向雁行式分布规律,且有串珠状出现的特点,大致具有等距性的分布规律。

3)岩相组合规律。锰矿床受沉积盆地控制。从盆地中心至边缘可划分为3个岩性组合带,即:碳质页岩+菱锰矿带→碳质页岩+白云岩带→碳质页岩带。在平面上,菱锰矿体主要产于白云岩内圈之中。

上述三大规律一直作为黔东及邻区锰矿找矿预测的方法进行应用,但是仅在露头矿、矿体探边摸底具有一定作用,但未能成功预测和指导发现深部隐伏锰矿体。

周琦率领的贵州省锰矿资源预测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简称“锰矿团队”),通过深入系统研究和详细解剖贵州省松桃县“大塘坡式”锰矿床典型矿床特征,发现几条关键找矿线索和信息,传统的理论观点难以解释其锰矿成矿特点,使之成为发现深部隐伏锰矿床的突破口:

1)在菱锰矿体中,被沥青充填的气泡状构造、底辟构造、喷溢管构造以及由于喷溢作用形成软沉积变形纹理等系列罕见的地质现象,并恢复圈定3个导致锰矿成矿的喷溢口群,沿北东65°~70°方向展布。说明锰矿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

2)发现大塘坡锰矿区具有“双层结构”。即表层的燕山期构造为北北东向(北东10°~20°),而深部控制锰矿形成的雪峰期构造为北东东向(北东65°~70°)。过去长期把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作为控矿构造是错误的,实际它是后生构造。

3)发现锰矿体均分布在南华纪地堑盆地中心,喷溢口附近分布沥青充填的气泡状富锰矿,远离喷

文档评论(0)

地矿高级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高级工程师持证人

矿产勘查,地质勘查,地质灾害,石油天然气,课件制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19日上传了高级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