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4
冰川湖——当冰雪已成往事
在这大千世界,
总有一些美景,
是需要你跋山涉水,
历经艰苦才能够欣赏得到的,
或许只有来之不易的美才显得更加珍贵。
“傲娇”的冰川湖
在我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高寒深处,隐藏着这样一群湖泊,它们三面环山,与世隔绝,却景色优美;它们虽没有我国太湖之滨、西子湖畔那样桃红柳绿的风情和如锦如织的俊俏,也没有青海湖和纳木错那般浩渺湛蓝的广阔水域,然而居高临下、纯净无瑕;在地球环境饱受人类影响的今天,这群湖泊却仍然如“世外桃源”般隐匿于高山之间,仿若仙境,烟波缥缈。这些抑或翠绿、抑或邃蓝的瑰丽湖泊便是今天的主角——冰川湖。
冰川湖
因其“天赋异禀”,着实有“傲娇”的资本,想要一睹其芳容,并不是“说走就走的旅游”那么简单,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坚韧的毅力是绝对不行的。
那么大自然是怎样修得十八般武艺,造就了今天冰川湖泊“鬼斧神工”般的存在呢?冰川湖,顾名思义,与冰川活动密切相关。在我国众多的湖泊类型中,冰川湖主要是指冰川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共同作用形成的湖泊,其中冰川及冰川活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现代冰川分布图
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一般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又称冰盖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山岳冰川则分布在各个大陆的高海拔山区。我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天山等地区。
山岳冰川
山岳冰川是高寒地区降雪经过粒雪化,在不断加厚雪层的重压下或融化、渗浸、再冻结作用下密实变质成为冰川冰,达到一定厚度并能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的自然冰体。
从新雪到冰川冰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山岳冰川可以分为积累区与消融区两大部分,其分界线称为平衡线。平衡线以上部分为冰川积累区,也是整个冰川的补给区,年积累量大于年消融量;平衡线以下年积累量小于年消融量,为冰川的消融区,以融化为主。冰川受重力作用,沿着山谷向下流动,一般而言,随着高度的降低,消融增强,冰川的流速也逐渐减弱,最后无力前进而停顿下来,停顿处即为冰川的末端,也称为冰舌。
山岳冰川结构示意图
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和到达地球大气圈顶部太阳辐射能量配置的周期性改变,地球的气候呈现冰期—间冰期的旋回,简单地说就是一段时间冷一段时间暖。在距我们最近的一次冷期(末次冰期),特别是末次冰盛期(距今2万年左右),温度比现在低10℃左右,我国山岳冰川发育的面积非常大,山岳冰川在形成和运动的过程中,对山体和山谷产生一系列侵蚀和堆积作用。我们现处的全新世(1万年以来)是间冰期,温度上升,山岳冰川后退,形成了一系列的冰川遗迹,冰川湖就是这种冰川遗迹之一。
山岳冰川地貌演化及冰川湖形成图
上图:冰期时地貌下图:间冰期冰川后退地貌
冰川虽是固体,但却与河流一样,沿着山谷向下流动。由于其体量巨大,冰川的力量也巨大,所过之处,能在其底部挖出凹坑,能将两侧山崖削平。山岳冰川靠“削、挖、堆、堵”,能在山地环境塑造各种各样的湖泊。因而,我国的冰川湖按其塑造作用可分为三种:冰斗湖、冰蚀湖(侵蚀成因)和冰川堰塞湖(堆积为主成因)。
中国典型冰斗湖——四川丹巴葫芦海
冰斗湖
从天空降落的雪和从山坡上滑下的雪,容易在冰雪平衡线附近地形低洼的地方聚集起来,聚积在洼地里的雪,经过一系列过程变成浅蓝色的冰川冰。
巨厚的冰川冰在本身压力和重力的联合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同时对积雪洼地及其边缘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它像木匠的刨子和锉刀那样不断地工作,原来的积雪洼地逐渐被侵蚀成呈围椅状、底平、下凹的岩盆形态,三面是陡峻的岩壁,向下坡的一面有一个开口,开口处常有一个高起的反向岩坎,这种地形叫作冰斗。
冰斗大多发育在雪线附近的高程上。冰川越过冰斗出口,蜿蜒而下,形成长短不一的冰舌。当冰川消失之后,这样的古冰斗就会积水形成冰斗湖。
中国典型冰斗湖——-四川稻城俄绒措(牛奶海)
高山上常常可以见到成串的冰斗湖,它们有规则地分布在不同高度上,默默记录着古冰川的分布和雪线曾经的位置。
云南碧罗雪山不同海拔冰斗湖分布
冰蚀洼地湖和冰川堰塞湖
冰川越过冰斗出口,蜿蜒而下向山谷低处流动,形成冰川谷和长短不一的冰舌。冰川流动时,它就像一个大大的“吸盘”,在重力作用下,对山谷的侧面和底部进行彻底的“扫荡”,通过“拔蚀”和“磨蚀”作用,对山谷的基岩形成机械的侵蚀,并形成冰蚀洼地;在其运动的过程中,冰川裹挟着大大小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从粒径细小的黏粒到体积巨大、重量过万吨的漂砾“无一幸免”)不断向下输送,当气候变化,冰川活动停止甚至完全消融后,这些“携带物”在冰川两侧和末端停积,形成侧碛垄和终碛垄,这些特有的地貌,在千万年的风沙中屹立,作为冰川曾经存在的证据,向后人昭示着当年冰川运动的“雄风”。
当冰川后退时,冰蚀洼地积水可形成冰蚀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