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肥厚型心肌病是什么病?
肥厚型心肌病1
心脏肌肉异常增厚导致心室腔变小,血液充盈受阻,这种病理状态称为肥厚型心肌病。约三分之二患者存在心肌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心室壁增厚最常发生在室间隔部位,收缩期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接触产生左室流出道梗阻,称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肥大伴间质纤维化。
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症状产生机制包括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25%患者存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这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预测因子。心脏超声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超过30mmHg具有临床意义,需考虑药物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2
诊断标准包括超声显示左室壁厚度≥15mm且排除高血压等其他诱因。基因检测发现MYH7、MYBPC3等致病突变可确诊家族性疾病。心脏核磁延迟强化显像能识别心肌纤维化范围,纤维化面积超过左室质量15%预示不良预后。运动负荷试验诱发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升高50mmHg以上,属于高危患者。
治疗策略根据梗阻程度分级。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氧耗,改善舒张功能,使30%患者症状缓解。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适用于对β阻滞剂不耐受者。室间隔酒精消融术通过注射无水酒精造成局部梗死,使梗阻减轻20mmHg以上。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在体外循环下切除增厚心肌,术后10年生存率达90%。
肥厚型心肌病3
疾病自然史呈现高度异质性。每年全因死亡率约1%,其中心源性猝死占50%。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具有主要危险因素者:既往心脏骤停史、家族猝死史、不明原因晕厥、左室壁厚度≥30mm。动态心电图发现非持续性室速或运动血压异常反应者,5年猝死风险达15%。
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加重症状,但多数患者能安全分娩。产前基因诊断准确率达99%,致病基因携带者需从青春期开始定期筛查。竞技性体育运动增加猝死风险7倍,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确诊患者避免高强度对抗运动。基因型阳性但表型阴性者,每3年需重复心脏影像学评估。
肥厚型心肌病4
舒张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包括心肌僵硬度增加和松弛延迟。心导管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但射血分数保持正常。组织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8cm/s提示舒张功能受损。左房容积指数>34ml/m2反映慢性充盈压升高,与心房颤动发生风险正相关。
心房颤动发生率约20%,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华法林更适用于非梗阻型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成功率约60%,但心肌纤维化区域存在复发倾向。左房应变率<18%预测心衰住院的敏感性达82%,可作为疾病进展标志物。
肥厚型心肌病5
终末期患者出现收缩功能减退,射血分数<50%时称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期。心脏核磁显示纤维化范围扩展至左室游离壁,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2000pg/ml预示2年内可能进入终末期。这类患者需按扩张型心肌病方案治疗,包括ACE抑制剂和利尿剂。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唯一有效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75%。移植评估需排除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测定肺血管阻力>3Wood单位者预后不良。心室辅助装置可作为移植过渡治疗,但右心衰竭发生率达30%。免疫吸附疗法对存在抗心肌抗体的患者可能改善心功能。
肥厚型心肌病6
基础研究揭示肌节蛋白突变导致钙敏感性异常。转基因小鼠模型显示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增加50%,肌丝过度收缩引发能量代谢紊乱。心肌活检标本ATP含量降低40%,线粒体形态异常。这些发现推动靶向肌节功能的实验性治疗,包括肌球蛋白抑制剂Mavacamten。
临床试验显示Mavacamten使左室流出道压差降低35mmHg,68%患者症状改善。基因沉默疗法在动物模型成功校正MYBPC3突变表达。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构建患者特异性心肌细胞模型,用于药物筛选准确率达89%。这些进展可能改变未来治疗范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资料目录(新版).doc VIP
- 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 森田正马.doc VIP
- 改革开放后山西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pptx VIP
-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动漫形象设计》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doc VIP
- 比较级最高级练习.doc VIP
- D-Z-T 0325-2018 石膏、天青石、硅藻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完整版)法兰连接尺寸HG20592-2009.pdf VIP
- 人工智能在消防防火中的应用.pptx VIP
- JB∕T 14641-2022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pdf
- AI1AI增效:AI赋能职场办公提升.pptx VIP
文档评论(0)